并非是他的声音有多么好听,而是他独特的风格,和自己年轻时有些相像。
这首不知名的诗词,也在黄松脑海里挥之不去。
说实话,黄松并不相信这首诗词是由柏兰创作。
在他准备打给李文斌确认时,电话铃率先响了起来。
“老黄啊,听说你受了伤,现在怎么样?”
打来电话的,正是傅方海。
“我没事,老傅。”
傅方海说道:“这次打电话,除了是问候你,还有一件事情。”
“文斌说他们团里出了个天才,我看了那两首词,觉得不太可能是一个年轻人写的,想来求证一下。”
黄松一愣,这不会说的就是那首词吧?
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也见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正好是文斌团里的。应该就是你说的那个人吧?”
接着,黄松把诗词告诉给了傅方海。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开头是不是这四句?”
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停顿一下,说道:“没错。能被你评价为有意思,看来这家伙真不简单!”
“对了,你知道他还写了一首歌吗?”
“歌?什么歌?”
疑惑间,黄松猛然想到,白天柏兰确实说过,自己创作了两首词。
“这歌名叫《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开头三句,黄松就感受到了青花瓷瓶的美丽。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这几句,结合前篇,成功让黄松想象到了与江南水乡那温柔美丽的少女邂逅的画面。
古朴的街道,绵延的细雨,美丽的姑娘,无不打动的黄松的神经。
这也让黄松,破天荒的起了收徒的念头。
...
第二天,不知道昨日事情严重性的柏兰,正悠哉的赶去食堂,准备享受他的早餐。
不得不说,这比赛基地的食堂,做的要比自家文化团的食堂好太多。
第一天,一顿二十的餐补就硬生生的给他吃成了一顿四十。
吃时高兴,掏钱补餐补时柏兰就感到了心疼。
为了弥补自己受伤的心灵,所以今早柏兰消费了五十元。
打菜的大妈看的震惊了,早饭就吃这么多,受得了嘛?
柏兰却笑嘻嘻的告诉她,习惯就好。
坐在边上,柏兰听到了别人对他的评价。
“听说了吗,昨天那个帝都文化团的小子,只有下午来了一趟,早上压根没来训练!”
“对啊,这小子搞什么名堂,帝都文化团的名声,可别被他一个人毁了!”
“有人说,路过他房间时,仔细听,还可以听到鹦鹉在叫摆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