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杨雄所料。
此时。
玉龙县城外,已经翻了天。
得到司衙的传话,沛王一听,决定留军师守大本营,自己亲自率八千大军,攻打县城。
这八千人中,五千士兵,三千后勤。
沛王叛军人数,虽然有五万余人,但其中老弱妇孺,也是占了一大半,真正能够战斗的人,不过一万。
其中还要留两千守大本营,免得万一攻不下来城,大本营也被人灭了,那可就不妙。
而八千人,只要进入县城,便能很快占据各处衙门,接管原衙门的所有事务。
到时候,再让军师带人前来,以“保甲制度”,掌控全县。
虽说军师各种劝说,让沛王不要着急,等打探消息的先锋回来。
毕竟先锋现在下落不明。
可沛王已经等不了,觉得自己只要摧枯拉朽的攻入城中,先锋便很快会现身。
而且,沛王还防了一手。
那县衙里,有军师的女儿沛王妃,潜伏其中。
若是让军师带军,万一父女俩里应外合,拿下玉龙县后,另拉大旗,自己岂不是白白辛苦一场?
倒不如自己率军攻城,打下后,先把这沛王妃娶了,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也就不担心军师不和自己穿一条裤子了。
故强行让军师留守沛崂山,自己则和司衙一起,起兵攻城。
一夜之间,沛王军的大军,已然抵达玉龙县城下,五千叛军,手持兵刃,浩浩荡荡,迎面扑来。
在司衙的心中,本以为县令已死,白蛇已失踪,捕头是自己人,整个玉龙县,已经是不堪一击。
只需要叛军攻城,捕头里应外合,便能轻易拿下城池。
只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捕头居然一去不回,栽倒在乱葬岗。
县令不在,捕头不在,玉龙县的一把手、二把手,都不在。
这种时候,叛军又来攻城。
怎么办?
那当然是三把手上场了。
县衙里的三把手,即:通判。
也就是所谓的“县令秘书”。
通判当即召集所有捕快,外加城中守卫,上城墙拒敌,同时传令,让城中的乡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不然的话,城破之后,叛军第一个砍的,就是他们这些有钱人。
他这话一出口,城中的乡绅,富豪,官吏,都是怕死,纷纷组织起来,派出家中的家奴、家丁,甚至护院,上了城墙,阻拦叛军。
全部人加起来,足有一千。
于是叛军攻城,才到城下,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抵抗。
毕竟这些家丁护院,那都是多少会点武艺的。
虽说叛军足足是他们的五倍,但行军打仗,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此时城中士兵,以逸待劳,又有城墙可守;而叛军百里跋涉,人困马乏,又没准备攻城的工具,只能是硬攻。
所以这一打,硬是打了整整一天,也没能把县城攻下来。
通判原本是不抱希望的,一边守城,一边让四五六七八九房妾室,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可这回头一看,咦?
这些叛军,也不咋地嘛。
便信心大增,指挥调度,什么后勤,城防,统统安排上。
一个小小的玉龙县,被他守得如铁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