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老者见他表情,笑着说道:“这是孟乔家里人路过山东临清见到的一只小狸奴,可巧天生异瞳,孟乔就想着孝敬我做个玩意儿。无奈山妻不许我养,今日只好带来退与孟乔。”
原来古代也有老婆不许养猫的男人啊。
陈致心中惊喜,君子不夺人所爱,如果这猫是谁心爱之物,他就不好开口了。既然是被退回的小猫,就好多了。拱手向钱孟乔道:“我见这狸奴心中喜爱,孟乔兄可能割爱?”
钱孟乔谦谦君子,闻言慷慨道:“既然陈兄喜欢,领走便是。”
陈致喜道:“既如此,孟乔兄聘猫之资需多少?”
钱孟乔刚想说不需要银钱,旁边青衣老者就笑道:“开口就是阿堵物,忒也俗气了。前几日听你说有一味‘吓煞人香’的好茶,不如拿几两来换如何?”
陈致抱歉道:“今日出门没想到会遇到先生,不曾带来。”
青衣老者打趣道:“小子悭吝,可是不舍得好茶?”
陈致忙解释道:“实在是不巧,不然便是没有这小猫,也当请先生和孟乔兄一品。”
青衣老者笑道:“一句玩笑而已。既然如此……”
他说到这里,忽然好像想到什么似的,开玩笑般说道:“你与孟乔都是读书人,不如就以读书人的方式赠礼如何?民间聘猫,有‘纳猫契’一说,你们都是读书人,不如便作一首诗或者词相赠,以作聘猫之资。如何?”
钱孟乔闻言则喜:“以诗词聘猫,这倒是一件雅事,才是我辈读书人应为之事。既如此,请老师出题。”
青衣老者似乎早有准备,开口便道:“此处为扬州城,便以扬州为题。”
话音初落,傅老顿时惊讶地“咦”了一声。
钱孟乔道:“便以扬州为题。只是做诗词乃是灵感迸发之作,此间事急,合韵即可,不必强求意境。”
他自小受青衣老者的教育,是个至诚纯朴之人。此前没有听过陈致做诗词,唯恐陈致做出来的诗词呆板无趣,稀松平常,反倒让陈致难堪。于是先开口替陈致铺好台阶。
青衣老者也知道钱孟乔的意思,欣慰道:“就如此。陈小友,可有把握?”
陈致有些迟疑,他虽然受林如海教导,但自己为了中举,有针对性的主攻八股时文,诗词一道倒是没有怎么精通。
罢了,今日怕是要借古人的诗词了。
他微笑道:“借纸笔一用。”
青衣老者“咦”了一声,奇道:“陈小友倒有七步成诗的急才,既如此,取纸笔来。”
钱孟乔连忙让茶楼掌柜借来纸笔,陈致取了一只小毫笔,蘸上墨水,略一思考,提笔写字。
青衣老者和傅老都坐在原地,钱孟乔见陈致已经开始书写,心中好奇心十足,顾不得失礼,走到陈致旁边,只看了一眼,顿时惊讶,心中拍案叫绝,忍不住朗声读起来: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仅此一句,便叫青衣老者和傅老都忍不住走到跟前来。
陈致不受影响,下笔如有神,继续写道:“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