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年间。
高士廉先行拱手道:“陛下,此时是开元二十五年了。”
显然他是在提醒李世民,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的年龄已然不小。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即便李隆基登基时间较早,起码也需要二十来岁才能登基吧,那么开元二十五年,他的年龄起码也有五十多岁了。
这个年龄放在古代,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必须要忧虑的事情。
大限将至的情况下,皇帝对于自己的继承人态度只能有两种转变,要么极好,要么极坏。
李世民理清楚了这些思路,再度闭上了眼,感到无比绝望,选择了三。
都说了下狠手,还能有什么?
成为皇帝了,他不可能对自己下狠手,那就只能苦一苦那些皇子们了!
【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干了一件大事,或许是让很多人震惊,然而相比于后面的事情,似乎也就那样。】
【在开元之前,李隆基废掉了自己的王皇后,开始宠幸武惠妃,与武惠妃有着多名子女。】
【然而,武惠妃本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成为太子,自己未来就是皇太后。】
【因此,武惠妃多次向李隆基吹枕边风,而李隆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太子愈发的不满,便准备废除太子。】
【然而,刚刚准备动手的时候,张九龄拼死劝阻,为了劝住唐玄宗,他还将历史上汉武帝和他的太子的例子拉了出来。】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摇头笑了笑:“李隆基能将唐朝带到强盛,必然不是脑子转不过来,即便宠爱那个武惠妃,也不会因为武惠妃的三言两语就想要废太子,倘若他没有那个心思,又怎会说出口?武惠妃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他自己就已然对太子不满!
可是,谁曾想?
神迹明明在讲李隆基的事情,居然把自己给拉了出来?
可是自己与据儿父子情深,他为什么要废除太子?
没道理啊!
这张九龄又为何要举自己和他的儿子的例子?
莫非自己要废除据儿?
最后导致了政局动荡?
朝廷混乱?
刘彻此时脑子里一万个问题想问,却不知答案。
——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显然也看出了张九龄是位贤才,在危难之际呕心沥血的劝阻李隆基,可他却是没料到,李隆基作为皇帝既然起了这个心思,太子便是迟早是要废的,眼下不飞,日后也必然逃不掉。
又或者说,即便张九龄知晓也要为了国之社稷出言。
就在李世民忧愁之际,房玄龄犹豫了一会儿,决定再度开口:“陛下,臣担心,张九龄等众臣的劝阻,怕不仅不能起到效果,反而会让唐玄宗对众人更加的不满,进而.”
话讲到一半,却是没有说完,然而意思,所有人都清楚,唐朝的天恐怕是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