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四这天,众人吃过了晚饭,拿着竹凳坐在院子里乘凉。 “爹,明儿我娘家爹说要过来一趟,有事跟你商量。”方氏想了想,笑着对顾明良说道。 “成,那明儿你就别下地干活了,在家里等着,等亲家一来,就去地里找我就是。” “哎,好嘞。” 爽快地答应一声,方氏就不再多言。 隔日,辰时刚过,顾家就来了客人,来人正是方氏的父亲方守华。 方守华是里长,管着周围的这几个村子,因而行事说话之间还带着几分傲气。 “亲家来了,快坐。”顾明良听到消息,就从田里赶了回来,一面招呼方守华,一面让二妞赶紧端水。 “倒是不用太麻烦,我这坐一会就得走,说是谢家村的堰塘不知道被谁挖了,还得去看看呢。” 方守华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亲家,不瞒你说,今天我来倒是要跟你商量个事儿。” “什么事?” “前些日子云涛那孩子到家来玩,我看着我这外孙是个读书的料子,这几天反复琢磨一件事,今天来跟你说说。” 听了这话,顾明良身子一顿,随即不露声色地问:“你的意思是?” “我看那孩子在顾家族学里念书也是学不出个什么,怕是浪费功夫。”方守华直言道:“我想着是不是把他送到城里去念书。” “城里?” “不错,我听说县城里的学堂,那都是秀才坐馆,哪一个不比村里的族学强?” “只是前些日子我们族学里的先生跟我谈及,说是云涛什么蒙学都还没学完,这样去城里念书,是不是太早了?” 听到顾明良的话,方守华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我说亲家,你想的也太多了,城里的孩子难道就不学三字经了?云涛去了城里,也是可以继续念现在学的书。” 这话倒是实在的。 顾明良在县里当差的时候,就听说过城里孩子从四岁就开始启蒙进学读《三字经》。 “跟你说实话吧,我有个认识的人,跟城里姓何的秀才关系不错,这何秀才在城里办学,因而我想让那人去向何秀才举荐云涛,让孩子能去城里念书。”方守华说道。 城里的学堂自然是不像乡下这样好进。 一般进学堂念书,先要经过先生的考校,只有先生满意了,才能成功入学。 顾明良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故而方守华这样一说,也有些心动起来。 若是有熟人相帮,那么顾云涛进学的机会自然要大上许多。 “至于束脩,我拿出五两银子,就当给外孙念书用了。”方守华爽快地说道。 五两银子并不算少了,还是用在顾云涛这样一个外孙身上,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 “先谢谢亲家为云涛着想,只是这事还得等家里人齐了,再一起商量才行,等隔两日再给你答复吧。”顾明良想了想,说道。 方守华知道他家里两个儿子,两个孙子,也并不着急,只是说道:“应该是要商量才行,只是机会难得,别误了孩子的前程。” 又说了几句话,方守华见话已经带到,就告辞先走了。 这里只留下顾明良一个人陷入了犹豫之中。 若说这还真是个难得的机会,毕竟能去城里念书是十分不容易的。 城里的先生学识广博,讲学也比乡下强些,去城里念书,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考上秀才。 但是家里有两个孙子,又偏偏都是两个儿子的独子…… 过于偏了谁都是不好。 若是让大孙子去念书,那么小孙子怎么办? 但是两个孙子都去,家里又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顾明良纠结了一番,也是不知该如何决断。 刚巧这天是十五,衙门里发俸钱和休假,晚上顾长荣也会回来,到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着看吧。 随着两个孙子都长大了,且又都入了学,顾明良也慢慢发现,这两个孙子看着都是聪明的,因而每次有什么关乎顾云浩、顾云涛学业上的事,他都十分谨慎。 生怕自己做错了决断,误了孩子的前程,让顾家损失一个秀才。 顾长荣回来的比较早,除了每月的俸钱外,他还拿买了一挂五花肉,另外给孩子们也买了点零嘴。 与顾明良不同的是,顾长荣虽然也只是买了两包的量,但也分成了五个小份来装,当然顾云涛、顾云浩两人要分的多些,大妞她们三姐妹要少一点。 不过这也很是值得让几个孩子欢喜了。 这天晚上,大娘方氏面色更是温和了许多,干活一回到家,也不喊累,直接就奔到灶房里做饭,平时做饭的二妞、三妞,也只在一旁稍微打打下手,烧烧火之类。 方氏的手艺虽然赶不上大妞,但也是很不错的。 炒了一大盘土豆丝,又做了一碗红烧肉,外加各色的野菜一拌,晚饭也就做好了。 “三妞,去叫人吃饭。” 方氏一面吩咐三妞,一面开始收拾桌子端菜。 顾家人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一家人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说笑。 见着众人都在,顾明良开始说方守华白天提到的事情。 “这去城里念书,花费肯定要比族学里大些。”顾明良说道:“每年给先生束脩要三两银子,到时候一日三餐也应该要在学堂里买来吃。” 听了这话,大家陷入了沉默。 三两银子的束脩,还不管饭食,这倒真的不便宜。 要知道他们家里现在收入算不错的,最多每年也只能存十五两左右。 三两银子的束脩,再加上饭食以及笔墨纸砚的开销,一年怎么就要花掉近十两银子。 很明显,家里现在的收入,是不能同时让两个孩子都去城里念书的。 但若是只让顾云涛去念书,不让顾云浩去,那也是不行的。 因为想到这个原因,所有人不知道该怎么决断了。 “爹,娘,我娘家爹说,让云涛去念书,他给出五两银子,加上我当初嫁过来的时候,娘家给了十两银子的压箱钱,我想一并拿出来给云涛当束脩,前五年的束脩应该是不愁的。” 见众人都没有反应,方氏有些着急了,忙道:“只是饭食和笔墨纸砚的花销,要比在族学里大一些。” 她娘家得家底要比顾家丰厚些,当初嫁入顾家,带了些压箱钱,这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这么多年,也没人去过问和在意过这笔钱。 但是没想到居然有十两这么多,而且方氏就这样拿出来给顾云涛念书用。 照理说,媳妇的压箱钱那都是私产,婆家人都是不能用的,但若是其本人愿意拿出来给自己的子女用,也很正常。 听到方氏这样说,顾明良就有些心动了。 若是少了束脩的开销,那么每年到城里念书,花费应该不超过七、八两…… “爹,我看就让云涛去吧。” 一直不吭声的卫氏,突然开口说道:“家里现在一年比一年强,应该还是能供的起,咱们还是不能为了省钱,就误了孩子的学业。” 听着卫氏这话,方氏自然是感激万分,忙跟着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这两妯娌也是很少这么意见一致。 见着卫氏发话了,顾长光也自然也是没有意见的。 他本来就对孩子念书这些事,是一百个全力支持,加上又是自己的亲侄子,他哪有不心疼的。 不过为着不让女人孩子跟着自己吃亏受委屈,所以很多时候,他都是听卫氏的,现在见卫氏也赞同,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爹,既然大嫂她爹说了,能托人举荐入学,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还是让大娃子去才是。” “二弟……” 顾长荣原本以为首先出言表态的会是母亲李氏,却不想居然是二房两口子,当下心里瞬间被兄弟亲情给暖的感动不已。 “二弟,弟妹,你们放心,等幺娃子十岁的时候,也送到城里去读书。” “行,大哥,有你这话就够了。到时候幺娃子的束脩也是我们二房自己出。”卫氏立马含笑应下。 顾云浩见着卫氏高兴的样子,也不由心里暗赞。 有个聪明的又一心为自己着想的娘,还真是他的运气。 居然就这样趁着顾云涛去念书的机会,把他今后进学的事情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