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正如宋代文人辛弃疾的词中描写的那般,就似一幅气势恢宏的军营生活之图。
他们本就是军旅出身,以前跟着吴三桂提着脑袋造反,都是从血海中杀出来的,身体素质自然是不差,只是还需要一些系统的训练。
而金圣贤正好看到问题所在,于是让将士们跟着教练们反复训练,并告诉他们不能只靠个人勇猛去拼杀,日后要有规律地战斗,这样能够更好地杀敌。
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战斗中,则需要通过各种阵法来突出作战力量,而不同的阵法有不同的作用。
但总的来说,在战争中要实现协同作战与统一指挥,阵法就是实现这个的主力军。
在古代士兵的训练中,排演训练队形阵法则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队列阵法的训练,在真正的作战中才能团结协作,接收统一的指挥。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阵法战术都是假的,打仗嘛,不就是你一拳我一脚,拼个你死我活。打仗讲究的是战略战术,战斗中每个士兵都各司其职。
有人负责攻击有人负责防御,靠的就是团结的力量,一两根长矛捅你你能格挡开,那么七八根十几根呢?这时候就要看配合了。
科学的体能锻炼也是必不可少。金圣贤让士兵们每天围着威虎山跑六圈,两个月下来,不少士兵的腿部都生出了肌肉,就算不能打赢敌人也能快速撤退。
另一方面也是对士兵们耐力的考验。在古代的战场中,作战时间是一个不能保证的因素,少则几个时辰,多则几年。
而耐力训练的好处就是增强士兵们的体质,不仅能提高士兵们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还能提高士兵对抗疲劳的能力,防止过度疲劳。
由于士兵的质量非常好,都是正值壮年的壮劳力,锻炼起来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即使是老弱儿童也会进行简单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战场生还能力,再怎么说也比京城里的那些腐化的八旗子弟强。
易清山提醒道:“不能光训练士兵,即使士兵战斗力再强,但若没有一位统军能力强的将领也是打不赢敌人的。”
金圣贤看易清山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便知道他肯定有话要说,于是便道:“主公定是有好主意。”
易清山笑道:“我这个办法还得靠军师去实行呐。”
金圣贤摆摆手,“在下愿听其详。”
“军官的培养,侧重点在于兵法的掌握上。学习《孙子兵法》《军志》等兵书,《孙子兵法》其中《逢门射法》、《望远连弩射法具》等,是专教武技的教材。”易清山缓缓说道。
金圣贤对各类兵法均有涉猎,这些书籍都是战国名篇,他自然听说过,便大手一挥道:“包在我身上。”
历史上大型战役的伤亡率也是很低的,绝大部分伤亡发生在溃散途中,当战争局势不好,士兵失去战意,就会“兵败如山倒”,发生踩踏、自相残杀的事情才是最致命的,这时候的伤亡才是毁灭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