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佬把陈渊叫来,在这窃窃私语间,人群里一道目光却死死锁在了陈渊身上。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
他的脸上有微微胡茬,皮肤黝黑,应该是经过岁月的洗磨。指尖微微的黑,好像是被烟熏过一样。
陈渊也注意到了对方的目光,一时间心中异动。
他也来了?
吕长卿——工程院国家一级材料学院士,材料学领域中的顶尖存在,参与过除了核聚变方面的项目外,最多的便是航天材料工程项目。
目前国内所发射的载人火箭大部分航天耐热材料都由他所研究,并且还包括五代机等耐热材料的研究。
可以这样说,没有他大国很多战略性的载具和装备都难以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
别看对方胡子拉碴不修边幅,但绝对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要知道他可是第一个有幸能去那位首长家吃饭的科学家。
上台后,陈渊身后的幕布也随之落下,大量材料学公式出现,随之陈渊的介绍也应声响起。
在接下来的十多分钟里,从聚变材料的化学反应原理,再到生产制造,以及所设计的相关技术,和暂时面临的困难,陈渊都以自己的见解来了一次现场讲学。
他所介绍的新型超轻质碳基微烧蚀防热材料,还有个特别的名字。
——星岩超导材料。
这是一种合成材料,其中包括金属如钨、铝合金、碳纤维、碳硅复合材料等结合。
“理想状态下,一层星岩超导材料能够直接承受七千度高温。”
“如果加以多层组合和优化,最高就能实现耐受接近二千万度的高温。”
陈渊微微一笑道:“当然,多层星岩超导材料直接接触二千万度高温肯定还是会瞬间化成灰的,这里指的是耐受温度。毕竟不管是磁约束还是惯性约束都不会让高温直接接触到第一壁。”
“虽然远远达不到承受聚变反应最高一亿度的温度,但作为第一壁形式,加载氮冷系统条件下,不管是用在托卡马克装置和激光点火装置上,承受长时间聚变反应都算是绰绰有余了。”
“更何况激光点火装置用惯性约束,脉冲性的能量释放,能承受短短的一瞬间就好。”陈渊抬起手,大拇指和食指微微触碰在一起。
众人面露喜色,星岩超导材料在理论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美!
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有些懵逼的教授学者们都开始聚精会神起来,甚至还有人拿出了笔在记笔记。
“大概就是这样。”
当陈渊的话音落下时,会议室中爆发了如雷贯耳的掌声。
“吕疯子,你觉得怎么样?”
场下,一个教授瞪着大眼睛戳了戳吕长卿。
吕长卿不知何时手上夹着一支快燃尽的香烟,诡异的是烟灰居然完整的保留在上面。
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古怪地盯着台上的陈渊,像是在审视着什么。
而在他身后同随而来的一位材料学专家不可置信的声音:“这真的是一个大一新生能研究出来的东西吗?”
“他所阐述的理论方法,简直要比我们这帮老家伙研究了几十年所得到的相关技术更为完整和先进!”
此话一出,在场专家们脸上的那一抹惊色愈发重了起来。
“上面既然批准了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研发。那么我们应该先把星岩材料弄出来,只有在材料上取得成功,我们才能获得上面,以及外界更大的支持!”
毕竟一种能够完美应用在可控核聚变上的材料并不容易出现。
其实能量高到1亿度光考虑热效应是不够的,那可是13KeV的粒子呐,甚至可以引发核聚变的能量!
所以这些粒子撞上别的物质不光要考虑热力学效应,还要考虑动力学效应的,烧糊之前就可能被射爆了。
可控可控,说到底不就是让聚变反应一直持续而不仅仅是在一瞬间发生吗。
而相关的可控核聚变微型测试实验也得到了华夏原子能委员会和国科委以及华夏工程院三方的支持。
为此国家科学部下属国科一局专门下派人员协助微型聚变项目测试的正常进行。
国科委下属七个局负责综合性各方面的科学技术,而其中一局所主管的便是国防和尖端科学技术工作。
他们能够为一个大学生的测试实验亲自出马就说明上头是真的非常看重。
这正是陈渊想要的结果。
毕竟可控核聚变如此庞大的项目想要藏着掖着一个人实现根本就不可能,必须要依靠国家机器的帮助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不管是在综合技术上还是研发资金上都需要国家帮助。
再说工程院材料所这边也是大方,直接给陈渊分配了一间大型实验室供他研究星岩材料。
走进实验室,透过厚重的玻璃窗,陈渊看到的是专门研究材料的仪器。
最新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显气孔体密测定仪、X-荧光分析仪、抗氧化试验炉、高温荷软测试仪……大大小小接近百台仪器。
一个新型耐热材料诞生需要检测的指标很多,需要的检测设备自然也多。
占用10个房间大概300平方米,仪器工作时需要加热、加压,可能有震动和灰尘,这类仪器被单独放进了同一个房间。
单说这间实验室的规格,已经算是等级非常高的了。
最便宜的一台仪器都要一百多万。
整个实验室包括设备在内造价大约在七千万左右!
有这么好的设备在手,陈渊要是还不能成功的话,真有点说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