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明印这个烂摊子
昭武十一年四月,南京城乃至整个大明都处在皇后有孕的喜悦中,不用觉得夸张,因为爱屋及屋这个词从不是空谈。
苏黎用她的真心换真心,对百姓的好,百姓是不会忘记的。
而这种感恩又延伸出崇拜,尝过了和平强盛的甜,就不会有人希望它消失,不然唐朝安史之乱后也不会有那么多诗人怀念盛世,郁郁而终。
所以苏黎有了继承人,未来的和平强盛才是可以预见的,毕竟历朝历代,无后的皇帝统治期内总是伴随着动荡,要不怎么古人会那么看重子嗣呢?
因为没有后代,它就是容易出乱子。
当然,这些都是有家资的人才需要去担忧的,贫民生孩子只是为了种地有劳力,有劳力,才不会饿死。
所以越底层,越重男轻女。
这都是生活去逼出来的选择,尽管以现代的目光来看这种行为显得很自私、愚昧,但在古代,这就是寻常。
南京城在苏黎的引导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远渡明印的朱祁钰却恨不得当场去世。
事情是这样的: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外派的船队浩浩荡荡的驶进了南宁港,于码头停靠后,船支放下了踏板,船员开始有序的卸货上岸,朱祁钰则带着青妍先一步下了船,想着临行时皇兄曾提点过明印不太平,便又点了十名锦衣卫随行便开始游览码头的风景。
但是,生于北京城,成家于南京城的朱祁钰,显然是低估了明印的不太平程度。
毕竟象牙塔里长大的人,你跟他说现实一点,他都会反驳你内心太阴暗,生活中还是要相信好人总比坏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