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修缘可没有打算等着他来。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他安排一切。
这一天一早,白夏和李修缘两人伪装了一番,离开了刘云寨。
除了余大海之外,其他的人并不知道寨主已经离开了。
山下的路要好走一些,许多旱灾时候落草为寇的村民都被特赦了,回到了地里种田,所以路上还算是安全。
两人隐瞒了行踪,除了余大海,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路上行人不少,有附近的村子往县城去的,有往镇上赶集的,还有一些几个村子联合设的村集。
一般赶上午,下午大家就回家去做农活。
白夏两人年岁轻,路上遇到好些人来问,怕是哪家的娃娃走掉了。
旱灾过后,村民们好像都变得淳朴了。
李修缘带了一个小包袱,白夏什么都没带。
大多数的村子里都没有私塾,但有些还是有的。
遇到这样的地方,李修缘就会停下来,带上礼物,去夫子那里请教一番,有时还会抄一些书回来。
好在乡里的先生大多不是刻薄的人,李修缘又送了厚礼,让他一路上增长了不少的见闻,知识也更扎实一些。
这还在嘉州境内,只是已经离了魏县,很多人都是不认识他的。
嘉州这边受灾情影响得较小,但还是有流民闯进村子里抢粮,也是遭了灾的。
他们一路从刘云寨出发,绕过魏县往北,要先到达嘉州北边的徐州,再从徐州往西,才能到冀州。
如果直接走西北,那就会经过甘州。
甘州是梁王封地,周世子的人手大多集中在那一边,他们走那边跟自己走进敌人老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定路线的时候,选择了徐州这个方向。
两人离开了刘云寨,还在魏县的王县令并不知道。
他体察了民情,调查了魏县的情况。
后来发现,无论是军,还是政,都被李三儿、刘台、余大栓三人把控着。
他这个县令不过是空有一个虚名。
名不符实。
要发布什么政令下去,还得要这三位点头,不然根本无法推行。
“李捕头,这是我写好的一些名帖,你带人将名帖发下去,本官要宴请县内乡绅”
衙门的这些人已经摸得差不多了,也该看看民间了。
李三儿带着人捧着名帖退下,按照王县令列出的名单挨家挨户的送。
他大概能猜出来王县令在想什么,无非是想着利用城中的富户乡绅来给他们施压。
但这些李修缘早就已经想到了。
说起乡绅,吴子英算一个,颇有神医之名的谢大夫算一个,其他在魏县崛起的富户算一个,笼共算下来,约有十二人收到了名帖。
这些富户里头,还有一个人是余春花,她开的是布庄,生意做得不错。
背后靠着余大海,大开了许多的方便之门。
当然,这些都是在李修缘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夫妻两人都算得上是刘云寨的骨干。
“谢世叔,您怎么看?”
吴子英坐在躺椅上,案桌上摆着王县令送来的名帖。
“估计是想看看咱们这些人里面,有多少是寨主的人”
“那他不是要失望了?毕竟整个魏县都掌握在寨主手里”吴子英扑哧一笑,她是没见过这位王县令的,却听人提起过,第一印象就不是很好。
毕竟一个贪生怕死,扔下一群难民独自逃生的人,很难让人对他生出好感。
“按寨主说得做吧,让大家伙都去,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