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厂长不相信事情就没有转圜的余地。
他去打听,然后发现只要你的学校资格够,就可以评市重点。
他又去学校调查一下,他们学校的学生人也不少。
77年虽然没有全面恢复高考,但是听闻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各地高中都恢复了教学。
两年过去,如今他们已经有了高三的学生。
他们化工厂子弟虽然不如化工厂子弟多,但是作为普通高校,他们也招到了下面村屯没有考上化工厂重点的学生。
他们全市三个重点高中,化工厂附属中学,市一中,矿局九中。
化工厂划片城北,跟他们药厂附属高中正好是一样的。
市一中在汽车厂那边,矿局招生比较少,主要是煤矿的学生。
所以只要统计他们城北的学生就行,城北学生一个年段大概有一千五百个学生,化工厂招考前200名的学生。
李胜龙看着校长坚持道:“校长,您签字吧。”
同时道:“汽车厂就不用点他们名了,他们人最多,但是没有评上重点。”
高考可能是有些人命运的转折点,但是绝对不会是她的。
闫厂长点头道:“为了把名气打出去,我决定药厂要申立一个专项‘救济款’,从利润中剥一部分来投资教育。”
被市一中给抢了。
厂子里几乎家家都有孩子,闫厂长说要拨款给学校,全厂职工都同意。
后二百名中也会有人考上重点或者本科,专科就不用说了,会有不少。
“我们要想办法,让我们附中也成为重点高中。”
她相信如果是药厂附高出现这种情况,校长和领导们肯定会管的,绝对不会和稀泥。
可以,她和闫厂长是一类人,她也很想事实,他们药厂附高,莫非一辈子都要当普通高中,然后最后被合并吗?
回去念书。
谁不希望自己的厂子好啊。
那些头排的男生考得好她的名头就越来越响亮。
虽然教育要花钱,可如果真的评上重点高中,上级会给他们拨款,会更多。
这是第一,第二,自家的子弟学校考试都有优待,可以加分。
反正是好事,而且盈利不投入教育也不会全部发给他们,还要上交一部分,这样的话,为什么不投给自己的后代们呢?
所以药厂很快就通过这‘教育转向救济款’的审批。
如果药厂肯出钱,大家还是很有信心的。
所以这个二百名的招生制度,会让化工厂附中漏掉不少好学生。
竟然还是舍不得调走胡老师。
五百块钱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一笔钱,有的家庭就算有钱,也不愿意出这个钱啊。
竟然吃饭不用花钱,要知道,如今念书吃饭花的钱可是大头。
他把相关领导都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开个会。
可能是因此不舍得放弃胡老师吧。
还有一些200开外的,可以自费500块钱起去读一中。
李胜龙不反驳,只笑着让他签字,这么说还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