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就不给退。”
“咋还有这样的人?不给退就告他去。”
“好了,你别胡搅蛮缠了,小心我明年给你买两本。”
“娘,你看二哥。”
王招娣听到兄妹俩的话,很是好笑。
“你呀,就别逗她了。”
“知道了。对了,娘,那点心匣子呢?我去一趟二爷和四爷家。”
王招娣听到这话,停下手里的活,起身拿出来两盒点心匣子,递给杨兴武。
杨兴武接过后先拿上一盒,去了二爷家里。
走出家后,村里的雪厚实不少,外面也没人出来玩。
走到杨洪贵家里时,杨兴武吵着院子里喊了几声。
从院子里走出来个小家伙儿,看到杨兴武愣了一下。
“小伟,不认识我了?”
“二哥,你回来了?快进屋走。”
杨小伟听到杨兴武的声音,俩门打开门,把杨兴武迎了进去。
“二爷,二奶,我来看你们来了。”
“呀,小武来了,快进屋坐,老三家的,去给小武沏碗红糖茶过来。”
“二奶奶不用,我就过来看看你们,一会儿还去四爷那边呢。”
“啥不用,来家里还不让人喝茶咋滴?”
“二爷,二奶,五叔五婶儿,这是我从京城带回来的八大件,以前是皇上吃的,你们也尝尝!”
“我滴个乖乖,皇上吃的?咱还真没见过。”
张秀芝听到杨兴武的话,连忙看了过来。
看着上面喜庆的红纸,包装精美大盒子,一时间没敢接。
“小武,咱们庄户家吃这东西太浪费了,你留着给你的老师那些送礼去吧!”
“是啊!咱们随便吃点就行,这一看就很贵。”
“二爷,二奶,放心吧!我买的多都有份儿,你们放心吃。”
杨兴武说着把点心匣子塞给了张秀芝。
张秀芝听到这话,也没推辞,留下杨兴武喝了碗红糖茶,几人说了会儿话,要留杨兴武吃饭,杨兴武说还要去四爷家里,这才躲过。
杨兴武从二爷家里离开,又去了四爷家里送了一份点心匣子,坐了一会儿。
最后拿上一份点心匣子和在书店买的毛笔去了杨六指家里。
刚走到杨六指家门口,就看到杨万里在忙活着什么。
“万里叔!”
“小武来了?”
“万里叔,老师在家吗?”
“在呢,在堂屋喝茶,你快去吧!”
杨万里说着打开门,让杨兴武进来。
“哎!”
杨兴武进了院子后,直奔堂屋。
刚进屋就看到杨六指在闭目养神,一旁的杨李氏在一旁纺着棉线,儿媳妇在织布,婆媳两个配合的很是默契。
杨兴武没有说话,蹑手蹑脚地走到桌子跟前,静静地等着。
杨六指感觉到有人来了,睁开眼看到杨兴武站在一旁。
“回来了?快坐吧!来了多少次了,还这么客套。”
“那也不能放肆啊!”
杨李氏听到动静催促儿媳妇儿去倒茶。
“小武来了?”
“师娘好,这是从京城带的点心,您尝尝,这毛笔是我在京城挑的,老师你试试。”
杨六指听到这话,乐呵呵地接过毛笔,上手试了一下,很是满意。
“你有心了,这笔我就收下了,那点心看样子是京八件吧!太贵重了,你拿回去吧!”
“老师言重了,不过是些吃的东西,买了好多每家都有的。”
“你这老头子,学生来看你,是一片好心,咋能这样说,小武坐下喝口茶。”
杨李氏说落了一下老头子,伸手接过儿媳手里的红糖茶递给了杨兴武。
“你们爷俩说话,我去织布去了。”
“师娘,你忙,我也没啥事儿,就过来看看老师。”
杨兴武坐在杨六指身旁,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去了京城感觉怎么样?”
“大、繁华!”
“毕竟是首都,肯定要大一点,学习怎么样?能跟上吧?去了学校之后压力有没有变大,京大可是很厉害的学校,我读私塾那会儿就听说了。”
“能,老师和同学们都还不错,在里面见识了好多人,没去读大学之前,我以为全天下的人,说的都是和咱们一样的话,莪们舍友有两个南方人,说话都听不懂!”
“那是自然,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光是语言都能分成七八种,你说中原官话的话,不少地方应该都听得懂吧!”
“这倒是能,逐鹿那边的都没问题,杭城的好像也行。”
杨兴武说完看了看老师,发现没什么反应。
心里不禁有些纳闷儿,莫非郑文杰说的不对。
“那边也属于中原地区,自然听得懂,至于杭城,你听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吧!
这就是文化和人口的迁徙而已。”
“原来是这样!”
“不然呢?”
杨兴武一时语塞。
“对了,老师,村小这半年咋样啊?”
“变化很大,我带你去转转,上次你走的时候围墙还没修完。”
杨六指说着起身取下木屐,绑在脚上。
杨兴武看到这一幕生怕老师摔到,连忙出声阻止。
“老师等雪化了再去吧!这天气万一你摔着。”
“没事儿,我心里有数,反正闲着,走吧!”
杨兴武拗不过老师,连忙跟上杨六指时刻盯着生怕摔着。
两人走到村小门口,大雪已经把村小覆盖。
杨六指走到学校门口,拍掉积雪,漏出了一块白底黑子的招牌,上面写着杨家庄完全小学。
牌子是竖着的字也是。
杨兴武站在外面看着铁栅栏大门,现在看来还是很气派的。
两人走进了学校,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进了进去。
小学开学的时候,杨兴武送小妹来上学,那会儿只是盖好了教室,外面还是有些狼藉,现在看来,除了一望无际的白,再也看不出来什么。
杨六指一边走一边介绍。
教室你之前看过了就不给你介绍了。
这边有个几个双杠,让学生们锻炼用的,这还有个篮筐,县里给送了几个皮球。
那边是个小花园,里面种的无花果和一些牡丹。
厕所那边有个猪圈,算给老师们的福利,还有个坑(池塘)里面有种的藕撒了点鱼苗。
杨兴武听着老师的介绍,一路看一路赞叹。
“这下好了,条件好了,孩子们读书就不怕受冻了,老师们的福利也好了不少,不用担心养不活家了。”
“是啊!鱼苗已经撒了进去,荷花也从村里的坑里移栽了不少,明年就有莲藕吃了,明年开学后,猪圈就用来养猪,到过年的时候,再给老师考的好的学生们分肉!”
杨六指说着说着,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回想他教学三十多年的经历,没有那年如今天这般阔绰过,看着身边的得意门生,杨六指感慨万千。
“当然,这都是沾了你的光啊!不然县里也舍不得花这几千块盖这学校。”
“老师言重了,没有你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又岂会有我?
县里对于村小的整修,也恰恰是对你过往的工作的一种褒赞。”
“你呀!现在是越来越会说话了,出门在外,不比家里,要学会圆滑一些,世故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
“老师我知道的。”
“那就好,先前我还担心你吃亏呢,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果然出去一趟还是有用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我欺!”
“老师过奖了,咱们学校有多少人?我小妹说,学前班有65人,这么多?”
“是啊!人不少,特别是半年级到二年级,一个班60多人,学习成绩比起你那会儿也好了不少,前几天咱们学校去镇上参加考试,咱们学校,这次在全镇进了前十名!
你在的那会儿,也不过是十五名左右。”
“恭喜老师,贺喜老师!过几年就能成为咱们镇上的第一学府了!”
“哈哈哈!”
杨六指老怀大慰,笑声响彻村小,惊起树上的小鸟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