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找我什么事儿?”
“嗐,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想告诉你,东北那边来信了,还给你们送了不少样品,让你们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建议?滇省那边寄来来了来了一封感谢信,呐,你看看!”
余利民拉开抽屉,从里面翻出两封信,递给了杨兴武。
又起身走到柜子旁边,打开柜子,拿出了几份人参样品。
“来,快过来坐!”
余利民拿到样品后,一扭头看到杨兴武正站在办公桌跟前看信。
“好的,老师!”
杨兴武听到余利民的招呼,连忙走到一旁的会客小茶室跟前,坐了下来。
“来,坐下慢慢看,不着急。”
“哎!”
杨兴武听到老师的话,应承了一声,又继续看起信来。
滇省的感谢信,写的还算认真,信里着重夸赞了一下,京大师生提出的标准化流程,提高了顶尖菌子的售价,提升了创汇额度。
东北那边来的信,可就情真意切了许多,信里面先是感谢了京大师生对于东北人参的关注,还一同寄来了十几份的样品,让他们再看看,再提出一些建议,信的末尾留了个电话,同时还留了一张汇款单,上面的钱不少,有一百块,说是通讯费用。
杨兴武看到这里,赞叹不已,东北的哥们是真大方,真热情啊!
“看完了吧?觉得怎么样?”
“感觉大家都挺热情的!”
余利民听到这话笑了笑。
“那你再看看这些样品,有想法的话记得给他们回个电话。”
杨兴武听到这话,打开面前的几个木盒看了起来。
几个大小体型一致的人参,映入眼帘,看着眼前摆放的人参,杨兴武不由得皱起眉头。
“发现问题了?”
余利民看到杨兴武的表情问道。
“嗯,总觉得这有些太空旷了,不知道是不是盒子大的原因,盒子里面可以铺一层丝绸,盒子外面再拿丝绸装饰一番,如此一来立马就高档了起来。”
“这不是和你和志华写的汾酒那个方案差不多吗?”
余利民听到这话有些疑惑。
“其实就是那个方案,修改了一下,可惜不能用瓷器打造盒子,不然的话应该更加高档!”
“你呀!还挺会活学活用的,等会儿我就给那边去电话。
这个汇款单你拿上吧!到时给你们宿舍的人一起分一分!”
“多谢老师!”
杨兴武听后,没有拒绝老师的好意,把信里的汇款单郑重地收了起来,想起汾酒的问题,又问道:
“老师,汾酒那边有反馈吗?”
“还没有!”
余利民说道这里,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可能是时间还短,过几天应该就有反馈了。”
杨兴武听到这个解释,想了一下顿时明白过来。
从五月初他回学校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还没回信只能说明,汾老大没有看到或者说看不上这个方案。
也是,现在的汾酒,远销五大洲四大洋,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又岂会听几个无名小卒的建议?
熟知历史走向的他知道骄傲的汾酒,再过十来年会陷入轰动全国的假酒案风波中,本就走下坡路的汾老大也会因此沦为汾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