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嘞!今儿都二十三了,再有七天就到十月一了。”
“是啊,也该秋祭了。”
“大娘,教俺做这衣裳呗!别到时忘了,传承可就断了。”
“哎!这咋能忘?一年就两回?”
刘张氏听到这话,笑呵呵地摇了摇头。
杨兴武听到这话却不以为然,那有什么不会忘?顶多是现在不会忘而已,几十年后,还有人会问为什么会在路边烧纸?
刘大娘口中的“十月一”即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这个节日起源周朝,但大多流传于北方,山河四省地区一年祭祖两次,清明和寒衣,两个节日为主。
在他们那边每到寒衣节,晚饭后,都会拿上篮子放上用五色纸做成的“衣服”和“阴钞”和一碗饺子,来到自家大门外或者大路边致祭。
先用炉灰撒上五个圈,以代表祖宗五代;旁边再撒一个,代表“孤魂野鬼”。
灰圈要留口,面向坟墓方向,然后口念祭语并烧掉“衣物”和“阴钞”,把饺子连汤泼洒到纸灰上。
如果没有墓地或亲人在外地的,则在十字路口处画圈烧纸钱、纸衣,为先人送衣、送钱。
许多地方还在门口路边放置灯盏,为鬼魂照明,俗称“放路灯”。
“大娘,咱一起去看看呗!你们做衣裳,俺们那边除了衣裳,还要送纸扎。”
刘跃华听到这话顿时也来了兴趣,他也想看看两个地方的“衣裳”差别大不大。
“俺那边也是。”
孙俊才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趣。
刘张氏听到这话也没再推脱,带着三人走到桌子跟前坐下。
杨兴武三人看着刘大娘做着“衣裳”,三人正看的认真,忽然大门再次推开,刘大河走了进来。
“大爷回来了?”
“咦,小老乡恁啥时候来类?”
刘大河听到喊声,看到杨兴武在院子里坐着很是惊喜。
“才来没一会儿,大爷累不?该退休了吧?”
杨兴武说着起身来到刘大河跟前。
“累啥?比种地轻省多了,走,咱爷俩进屋,老婆子该做饭了,衣裳明儿再做。”
“哎!知道了,恁快进屋吧!”
刘张氏说着收起了五色纸,洗了洗手,这才进屋做饭。
堂屋,刘大河招呼着杨兴武三人坐下。
“还以为恁这次没来呢?广交会都结束了。”
“这回比较忙,结束了才来看恁和大娘。”
“俺知道,不是有个啥外鬼总统来了肯定得忙。”
“那是嘞!”
杨兴武陪着刘大河聊着天,没多久刘小华放学回来后,看到杨兴武来了很是开心地喊道:
“小叔,你来了?”
“来了,橱柜给你俩买的糖果,自己拿吧!”
“好嘞!谢谢小叔。”
刘小华说着搬起一个凳子,跑到橱柜跟前,踩着凳子拿上糖果跟妹妹一起吃糖去了。
“这孩子……去喊恁大爷过来待客!”
“知道了!”
刘小华答应了一声就出了院子。
刘大河看到这一幕摇了摇头。
“小孩嘛,正是贪吃的时候。”
“现在的小孩儿,比起俺们可是好多了。”
“那是,时代在进步嘛!”
“那是嘞!”
刘大河听到这话,顿时乐了。
“小老乡,恁这啥时候走?”
“明儿就走了,今儿特意来看恁嘞!”
“那中,等会儿咱爷俩好好喝几盅。”
“好嘞!”
杨兴武听到这话也没推辞。
几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刘张氏做好了饭,喊道:
“别说了,吃饭了!”
刘大河听到老伴儿的喊声,招呼杨兴武几人入座。
饭菜上桌后,刘大河带着两个儿子和杨兴武三人一起入座。
刘根生拿起酒瓶给众人倒酒。
“来,小老乡这杯酒俺们敬你,谢谢恁这些天帮忙,都军训了还专门回趟家。”
刘大河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谢啥谢?都老乡,别恁客气。”
杨兴武说着也喝了一杯。
“那不中,小事儿不谢,这是大事儿必须得谢。”
刘福生说着也跟杨兴武喝了一杯酒,随后刘根生也学着父亲和大哥的样子敬酒。
喝完三盅酒后,刘大河热情地招呼杨兴武三人吃菜。
“来吃菜吃菜,刚喝了那么多酒,吃口菜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