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文第二天上班,跟她所在街道工厂的厂长柯荣山说了苏舸想合作的事。
苏舸上过报纸,是滨江市的名人,过去又住在同一个街道,她的名字对柯荣山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
苏舸创造了如舸这个牌子,如今它是滨江的知名品牌,并远销至外省。
柯荣山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同苏舸合作的一天。
而且还是苏舸主动提出来的合作。
正式会面那天,柯荣山动员所有工人,将厂子内外打扫一新,迎接苏舸的到来。
苏舸是自己骑着自行车过来的。
街道工厂还在原来的老地方,就在大杂院附近,过去上班时总能路过。
柯荣山早早就带着厂里几个主要领导等在了大门口。
一见面,柯荣山立刻迎了上来,欢迎苏舸的到来。
两边寒暄一番后,苏舸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柯荣山从方慧文那里已经了解了苏舸的想法,正如方慧文所想那样,苏舸愿意推广厂里的产品,柯荣山求之不得,高兴还来不及。
他主动让出了很多利润,给了苏舸一个极低的价格。
这个价格对厂里来说,卖出一瓶洗发膏利润不过几毛钱。
但柯荣山看中的是苏舸的销售能力,若是海浪牌洗发膏能在外地打开市场,销量绝对节节升高。
销量高了,利润自然就上来了,知名度也同时打开了。
他们厂获得的收益将远远大于让出的这一小部分利润。
两边谈的很是愉快,半天时间就拟定了合同。
签好合同,苏舸主动伸出手来,“柯厂长,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离开街道工厂,苏舸回到团结路的总店,用办公室的座机给元丽莎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她告诉元丽莎,最近会给她发一批洗发膏过去,让她在广市先试着推广。
“小苏,你也知道广市这边好多日化厂,生产洗发膏的厂家多得很,一个外来品牌实在难以打开市场。”
同苏舸熟悉起来,元丽莎也不再那么客套地叫她苏厂长,而是改为了小苏。
苏舸对着话筒道:“丽莎姐,正因为我知道在广市推广洗发膏有难度,才要把它交给你,只有你最能胜任。若是海浪洗发膏在日化厂众多的广市都能打开市场,那么其他省市更是不成问题。”
元丽莎笑道:“就会给我戴高帽,不过呢,你丽莎姐还就吃这套。好吧,这个活儿我接了。不过我不敢保证一定能做好,毕竟日化产品不是我的强项。”
“我知道有难度,这样,我拨一笔广告费给你,你在广播和电视的黄金时段投放广告,还有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醒目位置刊登广告。”
元丽莎倒吸一口凉气,“广播、电视、报纸,你这是要三管齐下?可是你知道这样要花多少钱吗?”
“钱不是问题,我要到效果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打开海浪洗发膏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接下来的销量就不用愁了。”
苏舸自信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