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气的差点当场蹦哒起来。
真是大祸祸生出来的小祸祸,一代更比一代能祸祸。
“老夫不与尔等小辈一般见识!”
魏征牵一匹骏马,翻身上马,一路往北,直奔太极宫而去。
“魏中丞,你若是敢向陛下告状,就等着魏叔玉那个狗日的脑袋开花吧……”
马背上的魏征,差点摔落下马。
为了魏叔玉的脑袋无损,告御状的事,还是算了吧!
最主要的是,这仨祸祸,确实没把陈平安怎么样!
陈平安前脚踏足朱雀门外,魏征后脚也到了立政殿门口。
“陛下,臣将陈平安的策论考卷送来了……”
“取考卷进来……”
“诺!”
服侍皇后的宫女红秀,立即踏足殿外,去取考卷。
这立政殿乃是皇后寝宫,外臣自然是不得入内的。
当然,有几个人属于例外!
“二郎,臣妾倒要看看,你亲自出的策论,那陈平安能给出怎样的答卷…”
“观音婢,此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答卷完毕,朕以为,他应该答不出太过出彩的策论。”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说话间,宫女红秀将考卷呈上。
“咦…”
“这是原卷?”
“二郎,看这字迹,颇有您的几分神韵!”
李世民低头看去,也不由的瞪大了眼睛。
观音婢所言非虚,这陈平安的字迹,确实有他的几分模样。
长孙皇后低头仔细看去。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长孙皇后,瞬间完全沉浸其中。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长孙皇后脸上的表情,越发精彩了起来,手持考卷的玉手,也在微微颤抖着。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最懂陛下之人,就连二郎自己也常坦言之:知朕者,观音婢也!
可是,这篇策论,让长孙皇后突然发现,原来最懂二郎的,竟然是一个素未谋面之人。
长孙皇后深呼吸一口气,突然站起身来。
恭敬的施礼说道:“臣妾,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世民瞬间明悟:“爱妃是指这策论?”
“陛下看过便知,怕是陛下您这出题之人,也很难给出这样的答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站起身来,一把将长孙皇后揽在怀里。
“观音婢,朕且看看,是不是真如观音婢所言!”
李世民手持考卷,定睛一看,瞬间便沉浸其中。
紧跟着,李世民的眉毛和胡子,一起上下跳动着。
脸上的表情,也叫一个丰富多彩。
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抓耳挠腮,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如释重负。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李世民一口气看完,紧接着又看了第二遍,如此反复看了三遍之后,李世民高呼出声。
“彩,彩,彩…”
“知朕者,陈平安也!”
长孙皇后抿嘴偷笑起来,果然和她想象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