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瓶婶是个单亲母亲,独自抚养着谢晓春和谢晓夏两姐弟。
因此,宝瓶婶家的家庭条件,自然就谈不上好。
所以,当初谢晓春考上大学时,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差点就放弃了继续读大学。
按照谢晓春当初的想法,那就是大学就不上了,还不如去外面打工挣钱。
反正,读完大学后,也需要找工作,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
确实,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行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许多重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不好找工作。
或者说,是不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所以,当初那几年,民间可是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那就是:
反正读了大学,也不好找工作,还不如早一点进社会。
这样一来,靠着上大学的那四年时间,说不定都已经挣了不少钱!
这种说法一度流行,不知道欺骗了不少人。
唯有真正明事理的人才清楚,上了大学和没上大学,工作后的区别有多大。
没上大学的人,你只能找一些工厂的一线工作,靠着体力挣钱。
每天工作时间达到了十几个小时,月工资还很难过万。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没上过大学的都这样。
但是,最起码九成九的都是这样,除非靠着家里的钱和关系自行创业。
但是那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因为如果家里真有钱和关系,一定不会不让子女上大学。
再怎么样,哪怕是出点钱,找点关系也要让子女混一个大学学历。
这不仅能够让子女开拓一些眼界,增长一些见识。
说不定还能在大学中结识一些人脉,为以后的发展创立基础。
所以,不上学选择早点去打工的说法,一开始就是错的。
虽然听上去似乎是有些道理,但是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些事只有亲自去经历了,才有足够的发言权。
因此,在知道谢晓春的情况后,最先反对的就是谢临风和谢之遥。
谢临风还好,只是托爷爷给谢晓春带话,让她一定不要放弃上大学。
而谢之遥则是更加夸张,直接选择请假回到了家乡,亲自劝解谢晓春。
而且,还自告奋勇的选择资助谢晓春上大学,紧靠着他当时刚上班的那一点点微薄的工资!
不过,或许是因为谢临风这个原本并不存在的人的乱入。
事情的结果和原著还是发生了一些差别,那就是最后的资助,是谢临风爷爷出的。
毕竟,谢临风家本身并不缺钱,反而是谢之遥当时只是刚刚工作。
要知道首都的消费水平可不低,当时的谢之遥只是刚刚工作的小透明。
他那点微薄的工资,自己都不怎么够花,哪还有多余的钱资助谢晓春?
就算他的工资足够养活两人,但是生活质量恐怕会下降好几个等级。
所以,最后出钱的还是谢临风的爷爷,毕竟老人家有钱!
也就是经过了那件事,宝瓶婶对于谢之遥和谢临风心里满是感激。
因此,这次谢临风和谢之遥回乡创业,宝瓶婶才会天天都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