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家的渔网是七指三层网。
所谓指,就是将渔网的网眼对角拉开,测定对角线长度。
一指大概是3厘米。
二指就是4.5厘米左右。
三指大概是6厘米。
然后依次类推,每增加一指,网眼对角线就长两厘米。
所以七指的网,对角大概是14厘米。
可以推测出网眼长宽大概在两厘米多。
一般这种尺寸的渔网,5斤以下的鱼都拦不住,所以李伟先前才说,这是一张大网,专门针对的就是10斤以上大鱼。
放到这个时代,主要就是大黄鱼和一些石斑,这些鱼一般都在外海,近海几乎捕捉不到几条。
所以在近海放这种网没啥意思。
但李海生猜测前天刚经过台风,外海很多大鱼可能被迫被带到近海。它们作息有要求,短时间内不一定会回去。若是运气好,完全可以捕捉到一些大家伙。
鱼和蟹不一样。
很多蟹并不是个头越大就越贵,例如青蟹……
青蟹的价格是个抛物线,从小到大价格在提升,但等到两斤半到三斤左右的样子,就突然又开始转头向下。
是因为蟹这玩意,太大的话,身体就空了,能吃的东西,反而会变少,只剩下空空的壳。
但鱼基本是越大越贵。
同样的品种,越大肉质就越紧凑,而且肉占比也越高。
就拿人们常说的大黄鱼来说,半斤重的和两三斤的,完全不是一个价。
而你若是搞个七八斤的大黄鱼……
那你基本就只剩下笑了。
能把你给美死。
当然,这个年代的大黄鱼还没这么离谱,一斤也就四五毛钱。
不像是后世,很多时候已经不按斤两算。
只要个头稍微大点,都是按条算,而且还一货难求。
“我猜基本没啥东西。”
船停好后,王建业和李刚在扯网。
这种工作相当简单,布好的网会被一个转轮慢悠悠的扯上来,而各种鱼和虾什么的,都会粘在网上,或者是卡在网眼里,拿下就行。
说是五百米的网,但实际上都是由一片片网片串联而成,一连十几米都过去了,竟然除了一个小红章,再啥都没看到。
大家不免有些气馁。
原本还以为能像前两网,大获丰收呢!
李伟稍微好点,他一直出海多,知道这网最适合在外海,近海效果是不会太好。
李刚和建业就不同。
他们被前两网的收获搞的有些膨胀,潜意识认为这网也会大获丰收。
只有李海生依然云淡风轻。
“阿生,你看看,要不要加快速度将网扯上来算了,我估计后面也没啥东西。”李伟又说。
眼看着第二片网又被拉出来,依然没有新的收获。
李海生却摇摇头:“不急,还是按照原来的速度,如果拉的过快,可能将大鱼挤到海里,或者挤死。”
“哪来的大鱼嘛,你看看这都拉了两张网了,没啥东西。”
“阿生,我觉得老鼠说的对,我们要不赶紧将网扯上来,还能趁机去拉网兜呢。”
李刚本来就是个急性子,选择拉网,就是想享受下丰收的喜悦。
却没料到,鬼都没有。
便有些压制不住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