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 第156章

第156章

之后继续进攻攻占叙利亚、伊la克,保障伊朗的独立,二战伊朗亲德国,武装伊朗,威胁阿三。

这样就获取了中东的石油资源,同时避免了苏德战争最紧张阶段需要分兵北非的尴尬。

同时切断了印度地中海航线,英国运输船要绕道南非,影响了运力。

同时威胁了阿三,减轻德国本土防空的压力。

那么德国要怎样才能打下英国?

如果仔细研究二战史,尤其是苏德战争,1941年德国根本不可能攻进莫斯科,或者将毛熊彻底击溃。

早1个月不行,早3个月更不行。

由于毛熊春季雨天导致的泥泞,春季并不适合进攻,如果德国在4 5月份开始入侵毛熊,就会陷入泥泞之中,而毛熊可以从容后退组织防线。

最早开始的入侵时间只能是5月中下旬。

即使5月22日入侵开始,比6月22日早一个月德军也无法打进莫斯科,更无法让毛熊崩溃。

台风行动从9月30日作战开始,到10月13日完成维亚济布布良斯克合围。

同时持续2周的秋雨开始,德军被迫在泥泞中爬行。

11月15日地面终于结冻变硬,解决了泥泞的问题,德国国防军的装甲先遣部队先解除了束缚,德国坦克集团军开始对克林发起攻击。

首先寒冷天气对给苏德双方造成的困扰是相同的,在毛熊的解密文件中毛熊在莫斯科会战因严寒导致的非战斗减员比德军还多。

其次严寒不仅仅带来了困扰,也带来了帮助,封冻了路面,解决了装甲部队机动的问题。

德军仅仅攻克了莫斯科的外围据点克林,夺取南部门户图拉的企图破产,而莫斯科外围的三道防线的边都没碰到。

德军攻不下莫斯科是实力问题,不是天气问题。

就算提前一个月8月30号开始台风作战。

到完成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合围,俄罗斯雨季也到来了,泥泞的路面会给苏军更多的准备时间。

对莫斯科外围的攻击也只能从11月15日地面结冻变硬开始相比历史位面毛熊多了1个月构筑工事、集结兵力和部署反击的时间。

德国打赢二战唯一的机会出现在1942年春夏。

1942年初毛熊的军队达到550万人,同时租借法案美英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开始在毛熊军队中发挥作用。

虽然在莫斯科会战反攻阶段苏军损失100万人,但德军也因寒冷天气损失了50万人,毛熊最高统帅部乐观的认为德军会像拿破仑军一样在广袤的俄罗斯冰雪面前彻底崩溃,所以发布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最高指示,苏军开始全面反攻。

对局势过于乐观的估计导致苏联制造了苏德战争最大的危机,如果德国抓住这个机会,那么毛熊将万劫不复。

从1942年初至1942年夏,苏军发动由南向北对德军全面反击,分别发动了刻赤半岛战役、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勒热夫-瑟切夫卡进攻战役、柳班战役,并全部取得失败。

刻赤半岛战役,苏军损失了3个集团军(第44、第47及第51集团军)21个师,共有超过16万人阵亡或被俘。

曼斯坦因消灭了突入刻赤半岛的苏军后,攻克了要塞城市塞外斯托波尔,苏军伤亡20万,被俘9万。

哈尔科夫战役,由送人头专家铁木辛哥指挥,苏军共伤亡大约20万人,德军只付出很少的伤亡代价,大约有2万德军士兵阵亡、受伤及失踪。

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毛熊投入100万人进攻,阵亡27万人、受伤50万人。

勒热夫-瑟切夫卡进攻战役,毛熊投入34.5万人进攻,阵亡5.1万人、受伤14.2万人。

柳班战役,毛熊惨败,阵亡6000人、失踪8000人,被俘3.2万人。

整个1942年的攻势让苏军损失了150多万有生力量,而并没有给德军造成很大的伤亡,更严重的是由于塞瓦斯托波尔的沦陷使克里木的第11集团军被解放出来可以调往他处,哈尔科夫战役的失败使苏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处于崩溃状态,一但被德军追击部队咬住就必然全军覆灭。

此时毛熊的危机比1941年台风作战的时候还要严重的多。

由于德军取得巨大战果,希大爷犯了同慈父同样的错误。

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局势,希大爷不顾反对企图同时夺取高加索、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三个重要目标。

为了完成希大爷不切实际的贪婪,南方集团军群被拆成了三个部分。

负责夺取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由李斯特元帅指挥

下辖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团军、克鲁格的第17集团军。

由于A集团军群的兵力不停的被抽调到列宁格勒方向,导致兵力不足攻势在车臣地区受阻。

负责掩护A集团军群的侧翼并夺取斯大林格勒的B集团军群,由魏克斯元帅指挥

下辖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扎尔穆特的第2集团军、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

此外还有1个匈牙利集团军、1个意大利集团军和2个罗马尼亚集团军。

德军第6集团军被派往拿下斯大林格勒,并要负责周围800公里的战线。

魏克斯曾向上提出警告表示战线拉的太长,导致各地兵力不足,然而他多次要求兵力与补给,却没有得到最高统帅部的重视。

负责夺取列宁格勒的是攻坚专家、要塞城市塞瓦斯托波尔终结者曼斯坦因元帅率领的11集团军。

当曼斯坦因元帅准备越过海峡,加入进攻高加索山的行列时,希大爷却下令第11军团必须向北往列宁格勒前进,并拿下该城。

对此曼斯坦因非常反对,他认为就算将第11军团充当集团军的总预备队,也比将其浪费在1个次要战场上任其消耗要来的明智。

但最高统帅部的决定却无法更改,于是第11军团北上准备拿下列宁格勒。

将战力强悍,士气旺盛的11集团军投入到次要战场上任其消耗。

南方集团军群缺乏总预备队来应付可能发生危机,是1942德军攻势行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没有预备队的军队就像没有备用金的企业,一切顺利的时候谁都不觉得有问题,如果出现经营出现问题而又没有足够的备用金那立即就是资金链断链全面性的崩盘。

伟人说过谁先耗尽了预备队谁就失败了,从这点上看元首和主席还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第11集团军越过海峡参与到高加索攻势中,那么在车臣独立运动的配合下德军可以在1942年秋季结束之前拿下高加索。

或者作为南方集团军群的总预备队配置在A、B集团军群的结合部,那么苏军在完成对第6集的合围之前,第11集团军可以从容的将第6集团军从包围圈解救出来。

1942年德军的蓝色行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以希大爷为首的最高统帅部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局势。

将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分布到了三个方向导致南线德军在不足的兵力下无法完成预定的战役目标,而又不给长达1000多公里的战线后方配置预备队,无法应付突发的危机导致整个南线的崩盘。

从战略上看如果希大爷能稍微听取下集团军将领的意见德军在1942年也不会发生那么严重的失败,将到手的胜利白白的丢掉。

当时的情况是,德军占领了顿巴斯等苏联产煤区,苏军煤炭不足需要通过烧油替代煤炭,而德国由于缺乏石油但是有足够的煤炭从煤炭里提取煤油代替石油。

那么夺取高加索石油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德军可以获得急缺的石油资源,而掐断毛熊的石油供给,让毛熊的缺油少煤的情况下无法开动机器。

由于毛熊的产煤地被德国夺取,毛熊被迫使用石油发电,另一边德国因为缺少石油被迫用煤炭提取煤油)。

德国距离胜利女神如此之近却最终惨败,不禁让人唏嘘。

后世有无数假设德国想要获胜,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首先,有两种选择是不予讨论的,即:

1)占领捷克之后就收手,二站也就没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希大爷的心理的。

2)横跨大西洋,彻底打垮丑国,以德国的实力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当然希大爷也没期望过(征服全球的说法乐乐就好)。

那么,符合当时德国实力、能够实现德国利益最大化的胜利目标就是:

1)打垮波兰、法国、东欧(清除英国、毛熊势力),打败毛熊并把其势力逐出欧洲。

2)在丑国实力增长到能够渡海入侵欧洲之前结束欧洲大陆的主要作战。

3)整合欧洲资源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联盟体系,对抗英美并且逼其放弃入侵欧洲的想法。

4)至于英国,还需要看后续的德国(欧洲)力量与英美的发展对比,但保住欧洲大陆是问题不大的。

德国获胜的方式是什么?

不考虑敦刻尔克放过联军、进攻毛熊被拖后等不靠谱的事情,

先从战争进程整体考虑。

1)进攻波兰战役:德国打得很好,可以了。

2)西欧战役:经典之作,可以了。

3)不列颠战役:虽然打得不好,但事后理性分析,当时的德国确实没有实力打垮英国空军。

德军实力并无绝对优势,并且此时英国的飞机生产速度与德国并无差距,作为进攻方的德国是无法完全打跨对方的。

进而发动渡海战役(德军的海军实力更是处于更大劣势)

4)巴巴罗萨战役:虽然有一定的失误,但相比毛熊打的已经很好了。

但是,终究没有打垮毛熊,随着莫斯科的失利,对苏战争也日渐艰难,直至斯大林格勒惨败。

到了1943年,德国已无明显优势,7月份的意大利战役结束了德国两年单线作战的美好时光。

5)对盟军作战:英国虽然没有被打垮,但是其陆军力量在1943年前是可以忽略的(不扯北非了,那都是英吹、隆吹喜欢玩的);

丑国在1943年之前的战事也是以小规模、积累经验为主,尚无法发动大规模的跨海远征(毕竟要训练数百万士兵、海陆空三军武器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两栖作战的摸索,强大如丑国也要两年时间)。

随着1944年到来,盟军完成大规模跨海远征,丑、苏、英三国的人力物力优势彻底压垮德国,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从上分析,德国获胜的唯一机会,就是在1941夏季到1943年夏季的两年时间里打败毛熊,并在1944年春天之前把大部分陆军调至西线,防御英美的入侵(此时,虽然英美仍然具有优势但不再是压倒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要跨海把优势部队投送到欧洲已基本不可能)。

至于再之后,就要看德国(欧洲)与英美的长期发展了。

下面重点分析,德国如何在1943年夏季彻底打垮毛熊,并将其势力逐出欧洲。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为什么无法打垮毛熊?

德国巴巴罗萨计划的构想,是以波兰战役、西欧战役的经验为基础,意图以一次快速闪电突击打垮毛熊以结束战争。

由于波兰、西欧战役的过于顺利,使得德军高层对苏联战役过于乐观,对于毛熊的超大纵深、极强的动员能力未引起重视,以至于最终闪电战发展成为总体消耗战。

而一旦进入总体战、消耗战应该怎么打,德军高层基本是忽视的,以至于发展成后续的失败。

首先回顾波兰战役、西欧战役。

波兰战役:波兰纵深较小,且其国土被德国的东普鲁士、捷克(已被德国占领)包围。

1939年9月1日战争开始,德军也分两路从东普鲁士、捷克开始突击,利用兵力、武器、战术优势快速包围波兰主力,至9月中旬波军主力已被消灭,国土沦丧半数,失败已无可挽回。

西欧战役:法国实力强于波兰,但依然存在小纵深问题,在初期受到重大损失后无力挽回。

战役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德军三路突击。

北路进攻荷兰,英法联军北上迎击;中路从阿登森林突破直插英吉利海峡;南路佯攻马奇诺防线。

由于联军判断失误,中路德军的突击取得快速进展,在突破色当之后在北方的联军即将被包围,唯有撤退,这就是有名的敦刻尔克撤退让无数元首的粉丝扼腕痛惜,其实德军当时也有各种考虑,这三十万联军对战争整体进程的影响也没那么大。

注意:这只是战役的第一阶段,德军未进攻敦刻尔克也是为下一阶段保留装甲实力。

法国政府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征召500万兵员,英国的后续远征军也在准备中,但是但是但是,小纵深的问题来了。

德军已经逼近巴黎,大片工业区即将失陷需要时间搬迁;

新征召的兵员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新的防线需要时间来巩固;

可是,已经没有空间来换取时间了;

所以,第二阶段的战役呈一边倒之势,很快以法国投降结束。

这里顺便提一下不列颠战役:法国投降后的英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陆军与德军比几乎可以忽视,但正是有英吉利海峡这个短时无法逾越的纵深,英国可以总动员,空军暴兵、加强海峡防御,德军只能望洋兴叹;

后续德国再要征服英国,只能以总体战的方式和英国拼海空军,虽然德国总体实力强于英国,但是有苏联的巨大威胁,德国无法全力投入海空军发展;

那么对于德国,更好的方式就是利用英国陆军虚弱无法染指欧洲大陆的空隙,利用陆军优势打垮毛熊,再来和英国拼海空军。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闪电战的精髓在于以兵力、兵器、机动等优势发动快速突击在短时间内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摧毁其战争潜力;

一旦敌方利用纵深优势空间换时间,不断的投入新的力量,那么战争就演变为总体战;

到总体战的时候,拼的主要就是人口资源、动员能力、工业生产效率等,战术退居其次。

巴巴罗萨的失败正是因为如此,下面来分析1941年的巴巴罗萨计划及其战争过程。

巴巴罗萨的总体目标:

集中德国陆军主力以及仆从国力量,分北、中、南三路发动闪电突击,快速消灭毛熊北方、西方、西南地区的苏军主力,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高加索地区并建立防线。

巴巴罗萨的总体发展:

巴巴罗萨计划的初期发展是符合德军的预期的,德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包围、消灭大量苏军。

开战近一周,便在明斯克达成一个大规模合围苏联西方方面军主力,以至于当时德军高层估计战争会在6周之内结束。

但是,后续德军虽然一次次的达成大的合围、胜利,但是苏联快速进入总动员不管损失多少都能在下一次战役投入多少;

反观德军仍然盲目乐观不搞总体战,兵力兵器的损失无法补充,再加上漫长的补给线,以至于到莫斯科战役时德军终成强弩之末并失利。

明斯克战役

7月初

俘虏苏军32万

斯摩棱斯克战役

8月初

俘虏苏军45万

基辅大包围

9月底

俘虏苏军60万

布良斯克-维亚济马

10月底

俘虏苏军60万

以上四个仅为实力最强的中央集团军群的主要战役的俘虏,再加上南北两个集团军群的战果,毛熊的总损失已达到400万以上。

德军的损失相对较低,但绝不轻微,减员已超过60万(战死10万左右,但重伤者返回战场需要时间)但补充兵员不到一半,特别是一线装甲部队的损失比例更高,最为重要的是坦克等技术兵器的损失极为严重,部分部队的坦克损失达到80%,已严重影响了德军的进攻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带着王者系统穿进柯学世界原神,我一个神竟被系统疯狂二创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综影视之禾凝幽冥历史崩铁:我是歌手四字小说追凶二十年四合院一大宝儿穿越沈眉庄,摆脱甄嬛后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