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在新浪开了一个《那些年》的宣传博客。
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把现场的活动照片第一时间上传博客。
吸引网友互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话题。
而关于青春的话题,虽然获得结束了,可话题却没有结束。
随着网络和新闻的发酵,现在参与的人却越来越多。
沈涛已经打定了,只要电影还没下映,话题的营销就不能停。
这算是借助了后世电影宣传的套路,目的是提高观众的参与感。
一站一站跑路演是非常辛苦的。
基本上在路上的时间,比在活动现场的时间还多。
可好在他们这一行都是年轻人,不管是王凯、张汉还是乔山。
他们都是第一次参与路演,虽然很辛苦,却很兴奋。
尤其被影院的观众大声呼喊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那种成就感是以往在学校感受不到的。
而沈涛和黄勃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为了保持激情,会在赶路的间隙,抓紧时间休息。
只有杨小幂,只要给她一台电脑,不管在哪里她都能精神十足。
虽然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卡不方便打游戏,可只要能刷网页也是非常开心的。
从苏州到金鳞的这一路上,她就在不停刷着网页。
并且专门找《那些年》的影评看。
这年头豆瓣虽然才出现,可还没有打分功能,可不少论坛已经有自发的为影片评分的帖子。
和《神话》上映的各种质疑不同,《那些年》首映后的第二天,互联网上就出现了不少影评,基本清一色的都是对沈涛的肯定。
光新浪上就一天之内多出了许多赞誉的博文。
其中大多集中在沈涛的导演能力上,当然也有不少是称赞杨小幂演技的,可都被她给无视了。
比起对自己的夸赞,她更喜欢看对沈涛的赞誉。
“沈涛是一个演员、也是一个歌手,更是一个编剧,可现在他是一个导演。他把故事用小说讲了一遍,讲完了却还是放不下,于是又用电影和歌曲再讲了一遍。这回,他终于满意了。因为只要看了电影的观众,都能和他一样放不下......”
——《南方都市报》
“《那些年》在蓉城影城放映的过程中,一向看片比较拘谨的观众,居然默默流下了眼泪。上一次看见如此多人因为一部电影哭泣,还是一部叫《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电影......”
——《蓉城快报》
“沈涛不是科班导演出生,他拍的电影没有那些刻意煽情的镜头,也没有炫技的手法。可就是这些朴实无华的拍摄方式,为大家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梦境。如果那些年,我们能勇敢一点,结局是不是会不一样......”
——《羊城晚报》
“我收回曾经说沈涛拍不好电影的话,他能拍电影,更能拍好电影。只是电影拍的太好了,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法走出来。”
——天涯论坛,北方影武士
和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单一发生渠道不同。
博客的到来,不光是把互联网推进到了2.0时代。
也让各方的发生渠道更多了。
就拿上面那些媒体,他们除了在自家的报纸版面进行刊载,也会把一些内容搬到网上。
尤其现在年轻人,看报纸的越来越少,反倒很多人会在博客上关注各个新闻报刊的博客。
用来获取最新消息。
当然相应的,名人效应也被进一步放大。
比如史航这种比较知名的影评人,他们在网络的话语权就变得更大了。
只是这时候博客才出现,不少人都还没发现这东西的好处。
现如今也就徐进蕾的为了凸显文人属性,率先开通了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