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要修屋子,还需要先落实户籍。
没有合法身份,改屋子动静太大,恐怕会有村民去大户家或者县里举报,到时候说不定会出现不少麻烦事。
当然,关于怎么落户,他也不是无头苍蝇,刚才和罗援青一番沟通,自是提到那方面,只是听完她说的,陈安却想通过这件事,能够和外界构筑一条稳定通道。
现在,就只希望罗援青买太多物资不要出现问题。
正想事情时,罗山平夫妇忽然堆着笑脸敲开房门。听到是想把那两间半屋子卖给他,陈安便意兴阑珊。
他确实也有过把他家屋子买下来想法,但是现在心思并不在此。
“我们那两间半屋子,不仅比媛青家大,屋顶和木板子都要好上很多,两贯钱真不贵的……”
陈安没太多兴趣,还不等她说完,就打断道:“六百吧。”
“六百?那个,真的有点低了,再加点吧?”
罗山平夫妻有些无法接受。
这价格即便在村里也显得低,零零碎碎木料草料整理起来慢慢卖,也能卖个三四百文。
比起之前的12贯,完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陈安也懒得在意他们的想法,直接说道:“就只能出这个价了,行的话我这几天买来放杂物,不行就算了。”
如果在他空闲心情好时候,可能会开一个不算太便宜价格,但此时心大部分沉浸在其他事情上面,哪有那么多心情谈屋子。
只能说,罗山平夫妻俩选择了一个非常不合适时间过来。
夫妻俩眼中满是不愿。
只是风俗上,农村地区都有那种住别人家屋子非常丢脸心态,哪怕自己家破到遮不住风雨,都不会去住。
更何况大陈村三十多户近年全都被迫成为客户,平常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要说掏几个铜板愿意卖,别人倒是能拿来堆杂物,但多到几百文,就没人舍得了。
罗山平心里都在滴血。
如果那时候成交,那该多好。
这现在…
不卖又不行。
建新屋这个事,从罗山平父亲还在,还是主户时候,夫妻俩就在规划。
本想着多攒点钱建屋就不用欠钱,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税收每年都在变,最后几年辛苦下来,一分钱没攒到不说,还要靠他爹死后留下的遗产补给。
眼看存的钱一年一年减少,再继续下去,屋子就一辈子没办法新建了,于是年初时,罗山平夫妇就咬牙确定今年一定建屋。
六百文钱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没有意外,一家人勒紧裤腰带,就着野菜拌饭吃,也能捱过去,但如果税收又变了,那就不好挺过去。
这几年年年变天,因为种种乱七八糟政策而饿死的人可不少。
夫妻俩交谈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拿着陈安给的六百枚铜钱,把家暂时腾挪到之前借到的杂物房里。
随着他们大举搬家,陈安已经买屋,真的准备在村里住下的事被传了开来。
村民们都被惊动。
不久后,一些人来到村不远,好奇看着这个有钱的外乡人。
罗山平几个孩子,丝毫没意识到家里屋子是被廉价卖出,还拿着刚吃剩的糖,在小朋友中炫耀,引来一大片羡慕。
屋前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如此多劳动力,理应来给他修屋子,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