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规模也不小,被一面周长两千来米、高有两米左右的土墙围着。又因为临海地理位置特殊,直通内陆与外海的河道连码头都不缺,镇内商业已经发展出一定规模。
明朝镇与村只是聚居区,并不具备行政权。
此时鱼儿镇如临大敌,南北两座木门旁的土墙上,站着一群群手持弯刀的大户人家豢养的家奴,他们警惕的防着外面这千余口人。
另外,土墙上还有大量男丁,他们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柴刀,更有不少人拿着扁担。
显然,他们好像并不太欢迎外人到来。
距离土墙两两百米位置,看到大门紧闭的鱼儿镇后胡昱喊停了队伍,向周遭众人询问道:“你们谁清楚鱼儿镇的情况?”
一旁徐奎介绍道:“主公,我听乡里人偶然提及过,鱼儿镇附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刘大爷持有,另外隔壁上河村的地大部分归刘大爷,下河村土地大部分归刘二爷,镇上店铺也多是他们两家开的。”
他一说胡昱就懂了,这个时期地方基本多是一个宗族持有当地土地。
胡昱又问道:“这两人是亲兄弟吗?”
徐奎点头回答道:“是两兄弟。”
胡昱追问道:“刘家人都住镇上吗?”
“镇上不清楚。”徐奎摇头说,“刘家祖宅在上河村,可能是在那里。”
后续胡昱又问了其他人,得出的答案是刘家在这里是大族,族里在嘉靖朝出过进士,后面又出了三个举人。正是进士和举人头衔,让刘家一跃成为鱼儿镇当仁不让的大族。又靠着进士、举人头衔大势兼并土地,一百多年时间彻底控制了当地大量土地、商贸,成为彻头彻尾的土皇帝存在。
这个时期,讲的是皇权不下县。
县衙知县老爷只能管理县城一亩三分地,乡下基本都是乡绅的天下。
因为他们掌握了土地,土地就是底层百姓的命根子,乡绅说给你种,你才有一口饭吃,同时佃户还要对他们感恩怀德。
当下,胡昱有了主意,从鞑虏劫掠来的大木箱里取了千来两银子对一旁的王成说:“你去大门口向他们喊话,就说我们路过去登州,因粮食耗尽,想在镇上购置些粮食做补给,让他们开门行个方便。”
顿了顿,胡昱又说:“如果他们不放心,你可以先把银子给他们。”
鞑虏劫掠的这批物资胡昱没存进空间,算是胡昱的起步资金,如今刚好派上用场。
不见银子,他清楚鱼儿镇这些人是不会轻易安心开门的。
只要进了镇子,后面的一切都好说了。
当然,胡昱这次是准备常驻,希望能和对方和平相处最好,如果胆敢不识抬举,那他就完全没必要跟他们讲道理了。
“是,主公。”
接过装好的两袋沉甸甸的包袱,王成转身慢慢朝着镇子紧闭的大门走去。
土墙上,看着渐渐靠拢的王成,这些看守之人倒没多在意,毕竟镇上也是一两千口人之多。
另外,驻守小镇的刘家家奴就有数十人,加上其余驻守的数百人,他们还不至于被千余手无寸铁的人吓到,只以为是其他地方逃来的避难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