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黄桃、糖水山楂、糖水桔子……
诸如此类。
见秦有余还是个孩子,老板拿罐头前还特意问了一句:“要本村产的,还是镇上产的?”
“有啥区别?”秦有余好奇地问道。
“价格不一样。镇上产的,贵两毛钱。”
“为什么贵?”
“因为是镇上产的,质量好呗。不过,我觉得都一样。要是自己吃,就买我们村产的。要是送人,就买镇上产的。”
“那还是给我拿镇上产的吧。”
老板拿了一罐罐头,递给秦有余。
秦有余习惯性地看了看罐盖上的生产日期,不由问道:“怎么都是去年的?没有今年的吗?”
老板有些怪异地瞅了秦有余一眼,心说,这年头谁在意日期啊?
旁边一个年长的顾客解释道:“小同学,今年的黄桃和山楂都还没熟呢。”
秦有余顿时一脸尴尬。
他憨笑两声:“嘿嘿,我都忘了这么一回事。”
年长的顾客继续说:“你以后恐怕连往年的罐头都吃不上了。”
“为啥?”
“还能为啥?罐头厂都开不下去了呗!我儿子就在村里的罐头厂干,两个月都没发工资了。”
老板接话说:“可不是嘛。供货商都很久没来了。”
秦有余问道:“村里又不缺黄桃和山楂,为什么开不下去了?”
那个年长的顾客说:“凡是稍微大一点的村子,都有自己的罐头厂。镇上还有好几个厂子。这么多罐头,卖给谁啊?”
“你想想,咱们老百姓连吃顿白面都不舍得,还能舍得买罐头?”
“这个东西,价格贵,量大,下货还慢,厂子又回笼不了资金。干着干着,就得倒闭了。”
“我看呢,咱们村那个罐头厂最多还能撑个十天半个月。”
那个顾客把秦有余当成是他们村的了。
秦有余还有事情要办,就没多聊。
走在路上,他在考虑罐头厂的事情。
以他后来人的眼光来看,罐头厂倒闭,除了因为厂子多是一个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市场定位不准确。
将罐头铺到农村小卖部,谁能买得起?
就是有人买得起,一个月又能卖掉几罐?
又比如,肉罐头的盛行。
这个时候,在大城市,肉罐头已经渐渐出现,抢占了传统水果罐头的市场。
还比如,厂子内部的人员管理、质量管理,都有问题。
再就是,罐头瓶子没有特色,宣传不到位等等原因。
总之,罐头还没有走到绝路,至少还有几年的红利期。
但是,现在的秦有余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合适的时机,就决定暂时先放一放。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急不得。
反正,以后会有各种风口。
他不求大富大贵,只想着改变贫穷的现状。
然后,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的人。
要不然,重生还有什么意义?
如此想着,秦有余就走到了北沟诊所的位置。
北沟诊所,其实就是一个村医在家里开了个门诊。
杨家沟连个医生、诊所都没有,家里要是有人生病了,都会跑到北沟这边来看病。
再加上北沟村的病人,这里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
秦有余小时候每到冬天必感冒,吃药根本不管用,都是被秦志向带到北沟诊所来打吊瓶。
找到诊所后,秦有余就看向了对面那户人家。
那户人家的墙上,还贴纸红纸。
但是,因为大雨的缘故,红纸已经被摧残的不行了。
看来,放学后,还得找一趟秦有人,让他找人再重新贴一遍。
这户人家,就是王柳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