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超越预期 最大价值
相信经验,就是按照第一版的方案,也是前世原型《1917》的方案,对价值判断蜻蜓点水,重点刻画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尽力消解观众对电影的先入为主。
萨姆-门德斯导演面临的境况,其实和本时空的陈一鸣有异曲同工之处。
今世2010的华国观众,拒绝接受传统主旋律面面俱到的人物形象,而前世2019的西方观众,同样厌烦战争片无止尽的黑深残反战思维。
不是萨导不想上价值玩儿内涵,而是观众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这是《1917》已经趟开的道,上限确实不高,但光是秀技术已经足够惊艳。
陈一鸣只要确保执行力,能够达到原片的七成水准,凭借将近10年的超前领先,一定可以在本时空的世界影史上留下一笔。
有前世经验加成,有现成作业可抄,按照这条路子走,胜在一个稳妥可控。
至于相信直觉,还不如说是相信老段。
相信他的演法塑造出来的我军战士,可以面向国内国外三观千奇百怪的观众,解决人物行动的动机和逻辑。
别看陈一鸣在今天会议的开场白里说的热血沸腾,其实他内心十分冷静,对老段的演法做过细致的分析。
一个杀气四溢的兵王形象,能与我军的胜利划等号吗?
别开玩笑了,哪有这么简单。
如果现实真是如此,84阅兵式之后就不会有后来的多年轮战了。
然而在电影里,还真就这么简单。
一个面相凶狠的混混和一个人畜无害的学生对砍,观众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前者站到更后。
这是一种观影预期,根植于每一个观众的潜意识。
电影里桥段的编排,就是根据潜意识来的。
混混活下来,符合观影预期,可以顺势呈现混混的冷酷残忍。
学生活下来,打破观影预期,可以反向映射学生的坚韧特质。
其实都合理,关键在于剧本需要把观众的这种预期,引导到哪个方向。
然而《1951》的观影预期却是单向的,主角活到最后完成任务,配角一路护送前仆后继。
相应的《1951》可以设置的悬念也很有限,除了主角怎么活,就是配角怎么死。
主角怎么活是一道扣分题,主创的一切努力单纯是为了让主角的死里逃生合理一点,从而让观众少挑些刺,少扣点分。
至于加分就不要想了,主角活到最后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而配角怎么死,可以做的文章就比较多了。
比如像《1917》那样因为救敌人被一刀捅死,就是典型的打破预期。
效果上讲,比较遗憾。
萨导可能是想体现战场的无常与敌人的丑恶,陈一鸣看完却只想喷萨导魔怔人搞剧情杀。
而符合预期,比较典型的就是《李延年》里面一干配角的死法。
不管是踩雷的还是对炮的,死的都很“丝滑”,就是在观众觉得他该牺牲的时候,很干脆地领盒饭下场。
至于观感,不过不失吧。
因为当战场上的某种情势发展,被观众判断为必死无疑时,对角色的情感投射会迅速消退,避免角色的死亡牵动自身的情绪,这是一种潜意识下的自我保护。
而情感投射过多抽身困难的观众,则会把角色死亡的怒气转嫁到导演和编剧身上,要么斥责剧情编排不合理,要么怒喷主创洒狗血乱煽情。
不管是情感消退还是愤怒转嫁,都是观影情绪上的巨大断裂,理所当然会影响到整体的观影体验。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根源就在于陈一鸣说过的文戏太软导致的脱敏感。
换一个强人人设,同样的绝境会被观众解读为九死一生,内心依旧期待角色创造奇迹。
哪怕最后奇迹没有发生,角色依旧死了,角色期待与观影预期之间,也还是存在微妙的落差空间,这就给情感延续创造了机会。
前世陈一鸣看过的华国战争片,只有《长津湖》里段奕宏饰演的营长,给他带去过期待奇迹的观感。
其他角色,包括吴京饰演的主角,都没能演绎出相近的感觉。
胡军扮演的老炮长其实也有些味道,可惜主创给他安排的死法过于失智,让陈一鸣直接出戏了,白瞎了胡军的精湛演出。
这种期待感必须源自演员的演绎,而不是剧情的编排,否则就是李晨那个角色的观感,死来死去怎么也死不掉,然后无可挽回地神剧化。
打破预期和符合预期之外,还有先符合再打破的编排,追求一种突如其来的反差感。
《拯救大兵瑞恩》的第一幕抢滩登陆戏里,这类案例特别多,汉克斯上岸路上经手的那几个,基本都是如此。
不过这种玩儿法有愚弄观众的嫌疑,一般都是用在龙套身上,而且还不能过于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