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从他演电影拿了很多个提名,并且也拿过金鸡百花影帝各两次和其他一众电影节影帝这点就能看出来。
而陈昆则是光有提名,比较有份量,还被大众所熟知的电影节影帝只有一个百花奖。
陈朔对黄小明印象最深刻的电影就是那部《合伙人》。
陈朔个人认为他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是略压过邓朝和佟大卫一头的。
尽管他有着数得出名字的代表作,但也有不少烂出名的烂片。
比如现在还没开拍的《泡沫之夏》。
这是他开始奖励自己演霸总的“罪恶起源”。
演《新上海滩》的时候演的还可以,但凡他拿出演这部戏许文强的一点演技,都不至于把霸总演成邪魅一笑的油腻。
也正因为经历了油腻霸总时期,再加上后来上综艺,各种名梗层出不穷,都快变成喜剧人了。
以至于不少人对他的演技都有点低估,再后来,他又拿出了《鬓边不是海棠红》,成功去油。
就像刚才陈朔说的,黄小明他还是需要遇到好导演和好对手的。
只要遇到好的导演和对手,他那股劲就会被激发出来,遇强则强了。
陈朔听他说完,于是拿了一页剧本给他。
“我这里有一段戏,学长你看你要不要准备一下,试一下戏?”
黄小明接了过来,“当然可以。”
几分钟后,看完这个剧情的他说道:“陈导,我准备好了。”
陈朔点点头,伸出手道:“请开始你的表演!”
黄小明眼一低,声音一沉,盯着陈朔说台词,转即抬头瞟向一边,来回踱了两步,双手撑在桌子上,凶狠的盯着陈朔。
“陈总,我表演完了。”他收起了表情,又恢复了笑脸和陈朔说道。
“谢谢你的表演。”
陈朔说完,摸着下巴思考。
他只沉吟了两分钟。
然后问他道:“不知道你们今天是否方便签合同?”
“方便,方便。”经纪人还没回答,黄小明就已经抢答了。
他有点迫不及待。
经纪人倒是皱了一下眉头。
感觉黄小明太心急了,会被压价。
可是他也不想想,当他们递话争取试戏时,就已经落了下风。
而且他片酬也不贵,横竖都要被压价的。
“那好,你们就先和工作人员谈一下合同吧,我这里还有事,就先去忙了。”
陈朔说完就走,黄小明还想说其他话的,结果都没来得及和他说。
陈朔出了办公室去叫了沈浩,让他去处理合同问题。
签下黄小明后,这部电影的角色就全都选完了。
至于开机,还要等上一段时间,要到百花奖结束后了。
8月底。
奥运会结束。
《那些年》这部电影也到时间下映了,最终票房4.25亿。
把新的票房榜一的记录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电影票房进入了新的纪元。
3亿票房的天花板,现在变成了4亿。
这样一部青春电影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给了其他影视公司一个很积极的信号。
那就是现在的电影市场真的大有可为,是在往上走的。
《那些年》以辉煌的战绩下映谢幕,自然也有灰溜溜谢幕的。
《李米的猜想》最终磨破千万,亏还是亏的,但至少过了千万的票房,在账面数据上显得不那么难看。
而《追影》就比较惨了,最终票房只有800万,估计吴正宇都不会考虑当导演了。
赔大发了。
而最惨的还是《赤壁》上,最终票房2.56亿,较之原始空少了好几千万,让本不成功的电影票房更加雪上加霜了。
也是因为《赤壁》上的惨败,血本无归。
从而引发了内地影视行业者的深思。
香江和弯弯的演员真的能在内地电影市场扛起票房吗?
他们也就是影视娱乐比内地发展的早一点而已。
内地现在的影视行业较他们还差吗?
他们深思的也就是这两个问题。
而能让他们反思的就是《赤壁》和《那些年》这两部电影数据的鲜明对比。
前者巨星云集,投资六亿,但是前部票房2.56亿,既不卖座也不叫好!
口碑差,观众缘也不好,都在吐槽吴宇生不懂三国,拍的稀烂。
而且梁超伟根本就撑不起一部大片的票房,他果然还是只适合文艺片吧?
后者大咖只有陈朔和刘艺菲,苏畅算半个知名演员。
电影投资只有两千万,结果最终票房直接是投资的21倍。
陈朔能扛票房,刘艺菲也能扛票房。
而且陈朔是以小博大的神,点金圣手。
陈朔估摸着这个记录在《泰囧》出来之前,一直都不会被破掉。
票房如此成功。
星罗影视和伯纳以及桉乐文化要大办庆功宴的。
这部电影,内地票房4.25亿,香江票房6100万,弯弯下映前几天的票房又涨了一些,最终票房6300万。
总票房5.49亿,是整个暑期档的票房冠军,也是内地榜一。
这个数据让那些估计这部电影亚洲票房会是6亿的,都觉得自己估的太低了。
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大有在亚洲票房大卖7亿的架势。
“啧…再来两部这样的票房大卖的电影,以后谁在说陈朔是半步大导,不是大导的,我就跟你们急!”
“总说人家是以小博大的神,点金圣手,人家这点投资就能拿这样的票房,登顶票房第一了,那他拿大投资拍大片了,哪还了得?”
“我就想问问那些拿大投资拍大片,最终票房只有两亿多,血本无归的大导站出来走两步,没错,说的就是吴宇生,什么好莱坞大导演,《赤壁》拍的是什么玩楞?”
“我期待陈朔拍大片呀!之前质疑人家拿不了奖的,人家拍了一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要去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了,所以陈朔赶紧准备你的大片吧?”
“楼上的有多久没冲浪了,陈朔已经在筹备他的新新片《风声》了,6000万的投资呢!”
“6000万大投资的《风声》,多请一些大咖没问题吧?”
“之前整个暑期档,媒体各种预测谁会是暑期档的票房冠军,华艺夹击陈朔时,媒体唱衰。《赤壁》上时,媒体说已经预定票房冠军了,结果呢?哈哈…大快人心。”
“华艺夹击,螳臂当车被碾了,《赤壁》票房冠军稳了,年度最赔钱电影冠军稳了。”
“……”
网络上的狂欢,终究是网络上的。
他们终究是还是要落到现实里来的。
如此骄人战绩高票房,自是要大宴宾客人尽皆知的。
不然跟锦衣夜行有何区别?
更为主要的是要展现自己公司的实力。
在这一点上,三家公司都不谋而合。
要广发请帖,请来感受自个的高兴,共同开心。
于是在拟定宾客的时候,陈朔大手一挥请了华艺。
“陈总,这不对吧?你还要请华艺的两位王总和冯晓纲,他们不会来吧?”
罗永军看他用钢笔在他刚打印出来的名单上加上去的三个名字,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来不来是他们的事?请不请是我们的事。”
“再说了,我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要是敢来,我还要被同行夸一声大度。
就损失点酒饭,而他们可不同,他们是要承受被同行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的。”
“至于他们不来,也没关系,只要他们看到请帖就可以了。”陈朔很有深意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