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姜,片得比纸还要薄,放在报纸上能够看到报纸上面的字。
然后再切丝,那个丝啊,和头发一样,拿嘴一吹,这姜丝都能够飘起来。
他可是开国第一宴的主厨,之后的国宴基本上都是他坐镇的。
你真要好好学学。”
周天禄郑重地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的。
过了几天以后,周天禄被自己的师傅安排去了南边学习去了。
学习了一个月回来的时候,周天禄非常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好兄弟居然跑到民族餐厅的后厨来了。
一问这个家伙才知道,郑俊才他从川菜转学淮扬菜了。
“谁知道川菜那么难啊!川菜里面的那个味型基本上是复合味,但是这个调味是真的好难。
这个菜一做出来,第一口感觉少了点甜味,加点糖进去,然后又感觉少了一点咸味,再加点盐进去,然后酸的味道又不明显了。
我实在是太难了。
还是淮扬菜来的简单,就一个咸鲜味,唯一的要求就是食材一定要新鲜。
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了。”郑俊才的一番话可是直接把周天禄给弄笑了。
想想自己在民族餐厅学习的这几年,都是在练习自己的刀工和吊汤水平。
光光一个文思豆腐,周天禄就直接练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才算是勉勉强强地能够切出大小均匀的细丝出来。
不过在粗细程度上面距离自己师傅的要求还是差点意思。
最后又练习了一个月才算是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你笑什么?”郑俊才看着周天禄笑得十分癫狂的样子,有些困惑。
“你学了你就知道了。”周天禄说道。
之后,郑俊才的学习进度也是长时间停滞在了刀工上面。
之后,周天禄还是不断地学习,先后五次去了南方学习。
最后在学习的第四年才终于被王杜坤师傅认可,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厨师,终于可以真真正正地做菜了。
在这个时候,周天禄时不时地就去了师傅家里面看书。
王杜坤师傅除了有一个喜欢记笔记的习惯以外,他还喜欢收集一些关于做菜的书籍以及菜谱。
这对于周天禄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
1974年除夕的晚上。
那个时候的除夕晚上,基本上是没有人会在饭店里面吃年夜饭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饭店也算是清闲,很多厨师都回家去了。
厨房里面,王杜坤师傅站在一边看着灶台上面的一个砂锅,有些出神。
砂锅里面正在炖着东西。
“师傅,今天没有客人啊,我记得。”周天禄说道。
“有的,你忘记了?今天早上不是来了一个人定了些菜的吗?
总理那边的。
总理没有什么亲戚子女,
每年过除夕都在这里定一锅清炖狮子头还有一些小菜,然后就会把自己院子里面的警卫还有秘书之类,都叫到一起。
大家在一起吃吃饭,热闹热闹。”王杜坤回神,看着周天禄说道。
“原来是这样。”周天禄点头。
“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之后给总理做狮子头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了。”王杜坤说道。
周天禄点头,郑重地说道:“好嘞,师傅。”
算算时间,那个时候的自己的这次的穿越学习的时间也是快要到了,刚刚好能够赶上。
…………
75年周天禄师傅退休了。
78年的时候,这一次的偷师学习旅程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