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汝南袁氏为核心聚集的顶级世家们,似乎在歃血为盟似得,一个个为打倒刘羽,为与皇权抗衡而发出自己的宣言。众志成城,一致对外。
这股力量倾轧之下,足以令大汉天下天崩地裂!
顶级世家们有了共同目标,皆大欢喜过后,接下来自然是歌舞庆祝、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快哉!
不过当这些世家代表回到家族之后,顿时变脸比翻书还快,立刻召集在京师的族人。
荀氏。
“传令下去,令族中子弟有自愿前往并州者,投效刘羽者,立刻出发,不要继续观望逗留了!”
“这是为什么?!我们颍川荀氏不参与皇权和世家之争,至少作壁上观才对,如今为何又投奔刘羽?这趟浑水趟不得!”
“袁家疯了!我们荀氏不可能跟着疯!不过汝南袁氏势力太大,还有弘农杨氏等世家联盟,盘根错节、千丝万缕。我们既然不可能独善其身,那自然要做好退路了!”
“狡兔三窟!”
“吾明白了!”
荀氏族内众人顿时明白,如今袁氏为首的世家与皇权之争越演越烈,他们想要保持中立、作壁上观已经不可能了。既然不能独善其身,那鸡蛋也不能放在一個篮子里。
在京师的荀氏族人顿时会意,将想法传回颍川荀氏。
像荀氏这般族内对话的世家大族还有不少,这些家族可以延续几十上百年,甚至未来延续千年,靠的可不是站队,而是左右逢源!
…
颍川荀氏。
荀氏子弟多是不愿意前往并州,倒不是他们参与皇权和世家之争,与刘羽有什么嫌隙,或者对刘羽有什么看法。
而是荀氏子弟多避世隐居,潜心学问,皓首穷经中,哪里有时间参与这种阴谋诡计争夺。身为荀子之后,荀氏也确实有独善其身的资格!
但颍川荀氏子弟,不在京师这个龙潭虎穴中,感受不到那种世家和皇权之争的越演越烈,这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危机感,若是荀氏不做好退路,可能有覆灭之危!
“我往并州走一趟吧。”
这时候,不过冠礼之年的荀彧开口了:
“是否投效刘羽,我先观望一段时间。但不管如何,我最后都会留在并州潜心学问,这也是代表我们荀家的态度。诸位,就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珍重!”
“文若!”
“小叔!”
荀氏子弟多有些意外,不太理解:“为什么不留在颍川?并州苦寒之地,还是皇权和世家之争的焦点所在,你此去,凶多吉少啊!”
“大乱将至,哪里不是凶多吉少?颍川虽然人杰地灵,但乃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会经常受到劫掠,你们也应该早作准备,不能久留。”
荀彧劝道:“并州虽是争夺焦点,但最危险的地方有可能也是最安全的地方,龙潭虎穴,漩涡中心,闯一闯就知道深浅!”
众人无奈,但荀彧去意已决,他们挽留不成,也算是遂了家族长辈的想法——投效并州和刘羽,给荀氏留一条退路。
除了荀彧之外,没有他人选择。但荀氏避世的子弟,却不在故土难离的滞留颍川,而是向着天下开枝散叶。
…
散会后,在院外,荀攸拦住了荀彧,说起来,荀攸年纪比荀彧还大,却还需要向他喊“叔”,不过两人年龄只差几岁,更多是一种友情而不是叔侄亲情。
“文若,你的选择是对的!如今颍川皆在传闻你有‘王佐之才’,盛名之下,必定招惹是非!值此天下将乱之际,名声太盛反倒不是一件好事!
叔父令你自污,迎娶中常侍之女,反倒令你非议更甚。如今前往并州,正好可以避一避风头。并州虽是苦寒之地,福祸相依,但未免不是一种选择!”
荀攸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
“公达有什么想法吗?未来何去何从?”荀彧问道。
…
“我想要去京师龙潭虎穴闯一闯。”荀攸有些锐意进取的感觉。
原历史中,荀攸为曹操谋主,最后在这位“疑心病晚期患者”麾下可以独善其身,靠的就是行事低调、大智若愚的行为准则。
但这不是荀攸性格如此,而是因为他历经坎坷之后,最后甚至目睹叔叔荀彧悲惨遭遇后,这才在曹操这个疑心病晚期患者这里,小心翼翼周旋于政治漩涡之中。
如今的荀攸,锐气进取,朝气蓬勃,还有着前往龙潭虎穴,力挽狂澜,挽大厦之将倾的那种热血青年的中二气质!
…
“若非此事,家父会安排我举孝廉入京担任官制,但我觉得并州也不错。超然物外,看似苦寒之地,但同样也是远离纷扰的避世之地!”
荀彧望向荀攸说道:“公达,珍重!如果在京师呆不下去了,就来并州找我!”
…
“哈哈哈,说的好像你可以在并州站稳脚跟一样,我可是听说了,刘鸿渐此人有些吊儿郎当、不治行检,整个人向来是突发奇想,想一出是一出,不按常理出牌。
“在这样的上司麾下任职,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没有规矩,那就是混乱。当然啦,如今天下世家寒门都在观望,刘鸿渐无人可用,你若是前往,必定受到重用。
“这也是福祸相依了!”
荀攸由衷感慨,却也看出了刘羽如今的弊端,以及对荀彧而言的机会。
可荀彧却摇了摇头说道:
“我只是决定前往并州,还没有决定是否为刘刺史效力。若是独善其身,其实只要在刘刺史组建的鸿渐大学任教,也算是一种隐居避世、潜心学问了!”
荀攸颔首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对文若的眼光和能力深信不疑!若是刘羽非良善之辈,文若也可前往京师来找我,龙潭虎穴又如何?我们荀氏怕过谁?”
荀彧微微颔首。
荀攸笑道:“什么时候出发?需要我为你举行践行宴吗?”
“不用了。”荀彧摇头:“等我与友人们告别后,会携家小前往并州。”
“保重!”
互相躬身行礼,各自离去。
……
“文若怎么突然决定前往并州了?”
当荀彧找来后,郭嘉正从青楼酒肆仓促起身,身上有着昨日宿醉后的狼藉,对比衣冠楚楚的荀彧,郭嘉简直就是不修边幅的邋遢士子。
一位是道德君子、行为楷模。一位是不治行检、吊儿郎当。这完全是迥然不同的行为风格的两人,却是至交好友,来往甚密。
或许这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正好两人较为投机。
荀彧没有回答,两位友人并行来到河畔僻静处,他这才说道:“家族选择,我主动请缨!”
“也好,文若如今在颍川风头太盛,避一避风头也好。世人皆言并州苦寒之地,但文若又不是去塞外边关,太原、上党还是肥沃之地,四面环山,正是避世隐居之地。”
郭嘉闻言后没有意外,给予了高度支持,旋即点了点头笑道:“说不定,以后我还要去投效文若呢!抱一抱你这条大腿啊!”
…
“奉孝,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珍重!今后注意身体,不要留恋红尘,贪图享乐,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唯知识相伴终生!”
荀彧不苟言笑,态度端正,对郭嘉的玩笑不甚理会。郭嘉对荀彧的性情早就习以为常,倒也没有尴尬下不来台。
…
“哈哈哈——”
郭嘉笑着,反倒有些不是滋味:“文若离去后,以后没有人在劝我咯!我可以尽情留恋青楼酒肆,勾栏听曲,日复一日,岂不美哉?!”
这么说着,反倒有些孤独感。
像郭嘉这般不治行检、为人孟浪,可以找到荀彧这般至交好友,少之又少。并且荀彧这位至交好友,还与他相谈甚欢,那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究还是走到了分别时。
…
三日之后,荀彧携家带小离开颍川,颍川荀氏子弟多来送别。有荀彧至交好友,也有因为荀彧这位年幼却辈分极高的长辈离开。
除此之外,还有荀彧在颍川的好友。颍川陈氏、杜氏、戏氏等等,唯独不见郭嘉。
众人正惊疑之中,郭嘉大包带小包奔赴而来,“哈哈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既然如此,那就与君同行,共登极乐!”
一时令众人有些无言以对!
荀彧也有些意外:“奉孝这是?”
“在哪里潜心学问不是学习?不是说并州兴建‘鸿渐大学’,乃大儒蔡邕任职祭酒吗?我正好去并州游学,这一路就叨扰文若了!”
有人附和说道:“奉孝啊,据说并州没有青楼酒肆,你忍得住吗?要不,先阉割了一了百了!”
“哈哈哈——”
众人欢笑中,郭嘉笑骂道:“志才,原来在你眼中,莪郭奉孝是这样的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