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今日下午所发生的事,事无巨细,全部禀告给皇帝。
陈情只管在旁边躬身站着就行。
皇帝听完,冷笑一声,道:“李朝这是把我大明当作前元胡人,想以女子相交,乱我大明血脉。”
前元凶悍,善于打战,征服李朝后,却没有向别的国家一样,直接吞并,而是让李朝成为其藩属国。
其中原因就是李朝善于示弱,甘心俯首。
国王迎娶前元公主为后,宗室女则献入前元,为妃为婢。
可笑的是,前元竟然出了一位李朝皇后。
也正是因为这位异族皇后,成为前元灭亡的导火索。
所以太祖皇帝,看到李朝贡女,大怒不已!
有前车之鉴,必不会让异族污染半分大明血脉。
皇帝思索一番,转身道:“冯骥,你回诏狱,继续审问李长静,今夜,你未曾进宫。”
“是!微臣知道。”
冯骥神色一凛,立即知道皇帝意思,点头行礼道。
皇帝看向陈情,“陈情,你今夜留在宫中,不准踏出半步。”
“是!微臣谨遵。”
陈情同冯骥一样行礼,心中骇然,却不敢表露半分。
两人同时退出内殿。
又见皇帝宣了南镇抚司的人进殿。
锦衣卫分南北两镇抚司。
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军纪、法纪。
北镇抚司负责皇帝钦定的案件。
如今皇帝吩咐冯骥继续审问李长静,而陈情留在宫中不可离开。
目的很明显。
李佑荃的信要理,李长静的错,也要罚。
至于到何种程度,就看他们的造化。
...
...
三月十一,寒食节。
陈请坐在北镇抚司书房,看着一大早就从会同馆新递上来的请安贴。
没说话,转交到冯骥手里。
冯骥看一眼,嘲道:“他们李朝,真是乖觉,接走李佑荃,又送来李贵安。”
那日李长静失踪,皇帝听后心疼不已,立刻派出南镇抚司亲卫,全城搜寻。
最终在次日凌晨,于荒郊外找到口不能言,手不能提,形同痴呆的李长静。
太医连夜救治,却无力回天,李长静此生,只能以痴儿模样度过。
经锦衣卫查证,李长静是被郊外一伙流民所害。
他们居无定所,手段残忍,专门打劫附近单独出现的百姓。
李佑荃伤心之余,不忘感谢皇帝寻子之恩,当即朝皇宫磕头谢恩。
由于太过伤心,李佑荃第二日一病不起,上书皇帝告罪。
皇帝怜悯,连赐数道吃食,祝他早日康复。
李佑荃感激涕零,托着病体,叩谢皇恩。
没几日,李佑荃被李朝请罪召回,而后又派遣李贵安入明朝贡。
如今已经来了三日,仍不得皇帝召见。
“今上,今日还不见吗?”
陈情好奇询问。
李贵安这个人,可比李佑荃顺眼。
长着一张大圆脸,笑起来喜气洋洋的。
“这两日寒食清明,自然不见。”
冯骥道:“不过,今上开恩,允许李贵安今明两日,在京城自由行走。”
说是自由行走。
自然是锦衣卫暗中跟随。
陈情点头,棒槌尝了,也该给点甜头。
两人闲聊了两句。
终于熬到吃午饭时间。
冯骥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陈情试探性的问:“大人还有事?”
“今日寒食,今上命我们再抄宋广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