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败坏的皇太极疯狂追击东江镇的明军,充分发挥了骑兵在战术上的灵活。
然而,东江镇的明军有船。
大海之上,皇太极的战马不能驰骋。
皇太极手下也不是没有船,如果硬要把木筏当成船的话,也是能凑出几条来的。
然而指望这种木筏去和东江镇的明军交战,基本上和送死没有两样。
于是,皇太极只能望着大海开始无能狂怒了。
他再怎么咆哮,也不能让大海干涸。
更恶心的是,明军因为有舰船优势,可以四处登陆作战。
皇太极不得不把自动兵力分散开来拦截明军,这种战术相当有效,把东江镇的骚扰能力限制到了最低的程度,但是他也别想去科尔沁蒙古支援努尔哈赤了。
所以贾诩已经很满意了,李世民要求东江镇缠住一部分八旗兵,现在贾诩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超额完成,顺便歼灭了一支贪功冒进的八旗兵,怎么看都是大胜。
于是,贾诩根本不理会皇太极的挑衅,开始给东江镇的明军发赏银和抚恤。
这下东江镇的明军都激动了,第一次发不打折的赏银和抚恤银啊,这简直太稀奇了。
......
就在东江镇的明军和皇太极进入了隔海对峙阶段的同时,李世民在科尔沁蒙古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伐无不取。
所到之处,当真是没有一合之敌,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科尔沁的蒙古人都被李世民打到怀疑人生,李世民的天策上将旗帜在科尔沁蒙古上空骄傲的飘扬,这是对努尔哈赤最大的挑衅。
闪电战的本质是什么,是不让对手有着充分的准备时间,是让对手一直处于溃散状态,根本凝聚不成有效的反击力量。
这就叫闪电战。
李世民就很精通这个。
八千精锐家丁在李世民手上发挥出了极为恐怖的战斗力,科尔沁的蒙古每次在凝聚一个万人集群之前,就直接被李世民简单粗暴的打成崩溃状态。
所以李世民的部队轻轻松松就斩首过万,之所以没有更多的斩获,主要就是科尔沁的蒙古人直接向李世民投降了。
努尔哈赤的怒火远在天边,但是李世民的屠刀却近在眼前。
只要不是太傻的蒙古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
于是李世民瞬间就多了几万的科尔沁蒙古战俘。
控制了几万科尔沁蒙古战俘和超过十万战俘家眷以后,李世民直接选择了撤退,剩下的蒙古人自有蒙古大汗林丹汗去对付。
果然,在林丹汗这个蒙古大汗面前,科尔沁的蒙古人又投降了林丹汗,向林丹汗献上了忠诚。
只是这份忠诚,很值得怀疑啊,特别是努尔哈赤带着八旗兵赶到战场的情况下。
林丹汗当然不想和努尔哈赤打仗了,哪怕林丹汗有十万蒙古武装牧民,也不想和努尔哈赤的一万八旗兵开战。
在辽东战场,林丹汗就已经和努尔哈赤打过仗了。
对于努尔哈赤八旗兵的战斗力,林丹汗是清楚的,非得有数量差不多的明军家丁才能压制他们。
可,要是林丹汗真的有数量差不多的明军家丁,他干嘛和努尔哈赤打仗啊,直接南下攻占京师,再建大元不好吗?
林丹汗手上最强大的武力,就是五千铁槊骑兵,这种骑兵的战斗力低于明军家丁,和满清的八旗兵差不多。
但问题是,林丹汗手上只有五千铁槊骑兵,对面却有上万的八旗兵。
而且,努尔哈赤的部队打完了,他还可以回去征召。
林丹汗的铁槊骑兵打完了,怕不是要被其他的蒙古人给搞死。
双方体制的不同,决定了能承受的伤亡不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满清日本甲午战争。
什么狗屁的甲午中日战争,那是满清日本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