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部这个名字,还是由詹徽草创,用以称呼,现在具体章程出来了,朱高炽自然要请示朱元璋,看是否要换个名字。
奏疏的后面,自然有着议事的臣子所起的名字,朱元璋看了一遍,眉头一挑。
什么“宾仪阁”、“军机处”、“政事堂”、“国仪院”……
虽说都是臣子们用了心,可见其等劳心费力,做事仔细。
只不过朱元璋并没有这些个想法,他恨不得这阁部和他一点瓜葛也没有,故此摇了摇头,道:“就这样挺好。”
“皇爷爷说的是,那这些阁部的官员,该给个什么职位?”
“高炽,你觉得呢?”
朱元璋将这个皮球给踢了回去,他一掺和,等会阁部出来,少不得国运得跟他沾上关系。
最好是全部不插手,交给朱高炽去处理,这小子不是个蠢人,自然知道该做什么。
朱高炽对此早已经有了腹稿,接话道:“孙儿觉得,阁部的官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还是要给些名义上的盼头,故此进入阁部的官员,一律任职为正五品的学士,同时增授俸禄,也算是对他们辛苦办事的奖励。”
他觉得这样处理最为合适,但没想到朱元璋却摇了摇头,道:“你很仁慈,这很好,但你要知道,人心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高炽,咱今天给了他们正五品的学士,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今天给他们增加俸禄,他们就会觉得,这是咱态度的软化。所以,进入阁部的官员,咱什么也不给,身为臣子,办事是他们应该做的,否则怎么对得起这一身官袍?”
朱高炽挠了挠头,他心里有些不赞同皇爷爷的说法,想了会儿还是老老实实的道:“皇爷爷,这样做的话,他们做事情就没这么有干劲了,而且阁部官员没有一点身份,想要进入的官员可就不多了,到时候恐怕又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无限期的搁置掉,被束之高阁。”
“你说他们会背着咱阳奉阴违、偷懒耍滑?”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高炽,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哪有这个胆子?上头还有咱,还有你爹,还有你盯着呢!咱不仅不会给他们俸禄,做的不好,还得扣他们的俸禄,贬他们的官,让人知道,这官不止是他们当得,其他人也一样当得。高炽,你或许会觉得咱这样做,实在是有失公允,会伤了他们的心。但咱问你,你觉得现在朝廷,因为科举新增的官员多不多?”
“这……”
朱高炽稍作思索,便道:“多,而且随着科举开设的次数越来越多,新增的官员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那咱再问你,大明朝需不需要那么多的官?”
朱高炽摇了摇头,道:“官位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是恒定的,大明朝也不需要这么多做官的人。”
说到这里,朱高炽恍然大悟,道:“皇爷爷您的意思是,随着科举开设次数的增加,官员的数量也会极大地增加,到时候官位不够,僧多粥少,势必会带来冗官的问题。”
他不禁想起了宋朝的冗官现象,根据记载,在宋太祖时期,宋朝官员数量大概在三四千人左右,还算是比较正常。
但是仅仅只到宋太宗时期,官员的数量就已经攀升到了八九千人。
随后一路发展,到了孝宗时期,全国官员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