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另一件重要的工作,也必须开始准备了,那就是炼钢。
杀手锏以外的常规武器,对钢铁还是有很高的需求的。
穿越到古代的前辈们,有几个不炼钢的?
朱绍华后槽牙又开始疼了,无他,技术难题太多了。
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人类直到十八世纪中期才第一次获得了液态的钢水。
在此之前,人类冶炼出来的都只能叫铁水,然后通过二次加工才能得到“强度相对较高”的钢。著名的灌钢法就是其中代表,而现在盛行的“苏钢”则是灌钢法的巅峰之作。
现在族中也在想办法延请能铸造“苏钢”的大匠,可惜至今仍没有眉目。
朱绍华一直觉得主角光环是比外挂、系统更离谱的东西。主角画个图,点拨几句,几个铁匠甚至一群普通人靠着想象也能手搓出来的,就离谱。
别闹了,打铁匠跟冶铁工匠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其实现今的大明,在炼钢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竖炉结构已经非常接近于高炉,而且成功运用了碳基、硅基耐火砖;焦炭也已经大规模应用;鼓风机更是早就有了。技术储备基本完善,高炉炼钢近在眼前。
成熟的冶炼技术门槛已经很高了,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入门都难。
朱绍华不由感慨:炼钢技术,自己还真不如这个时代的大匠。
朱绍华决定先从简单的做起,使用石墨坩埚炼钢法。
这种方法最早是用来少量制取工具钢的,虽然能练出好钢来,但产量很低。好在对于朱绍华来说,多来几个坩埚也差不多够用了。
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制作能承受超过1600度高温的石墨坩埚。
当然,要制作后世那种高性能的石墨坩埚很难,那就先来个简化版。
首先去采购石墨,还有高岭土,这都是制作石墨坩埚的材料。硅石倒是好找,启霞溪中河沙石英含量极高,上游必有石英矿。
其他的材料如沥青、焦油,沥青古已有之,而现在既然已经有了焦炭,那么焦油应该也能获取。
古代最早对于石墨的应用,就是女子的眉笔。所谓“六宫粉黛无颜色”,其中一种黑色的“石黛”,就是用天然石墨矿制作的,到了宋代才逐渐被淘汰。
让老爹去帮忙采买之后,朱绍华又苦逼的开始画图,好在现在他有了个小帮手。
十分痛苦的教会清儿制图相关知识后,朱绍华就十分快乐的手绘草图再加上口述,然后看着清儿迅速的徒手转换为三视图,竟然比朱绍华用尺子画出来的还标准!
婉儿这几天一直带着人测试杜仲胶的性能和用途,今天也有了结果。
“少爷,快跟我来。”第一次做科研项目,婉儿的心情十分雀跃。
跟着婉儿来到后院,她的实验场地上摆满了盆盆罐罐。
“少爷,我把杜仲树叶在放到水中浸泡、捣碎,然后过滤掉渣滓,再把得到的汁液晾晒,最终得到的就是生胶。这个过程不能加热,一开始我是想要煮干水分的,但是开锅后直接成了鼻涕一样的是东西。”
婉儿一脸嫌弃的样子,继续道:“晾干的生胶,再加热才是能用的熟胶。熟胶涂抹开,遇到空气,不到一刻钟就固化了。”
跟着朱绍华学习了这一段时间,婉儿对这些物理化学名词用起来毫不生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