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妥当后。
直接来到天下酒楼。
然后让人准备了纸笔。
他把之前看到的玉佩模样画了下来。
之后交给身边的人,道:“去南方查一下,看看这块玉佩的出处。”
“这……”
旁边的人看着张伟拿出玉佩。
眼中浮现出一丝为难之色。
他们天下酒楼针对的是北方情报网。
对南方的事情不是特别了解。
且张伟拿出的只是一块玉佩。
想凭一块玉佩,找到玉佩的主人,怕是没那么容易。
“这块玉佩上有一块纹,要是我没记错,这应该是陈家的家徽,你们过去派人查一下。”
“这块玉佩的左下角有一个数字,这样的家族,一般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排齿轮,不出意外,这块玉佩的主人应该在家行六,应该不难查。”
旁边的人恍然大悟。
然后一脸崇拜的看着张伟。
“喏。”
他们就去从事情报行业。
没想到还比不上他们家主子。
张伟都已经把画像丢到他的面前。
他甚至没有仔细研究,便回绝了张伟的话。
真是该死。
张伟说完后,没在天下酒楼停留。
他打算去一趟廷尉府,和那边的人商量一下这个案子的解决之法。
不过……
他才刚刚离开酒楼。
便看到迎面驶来一辆极为奢华的马车。
张伟看到这辆马车。
还有马车上面的标记。
眼中露出一丝别样的色采。
然后悄无声息的消失在酒楼附近。
公孙贺还是来了。
他以为这人会沉得住气。
至少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入天下酒楼。
虽然之前自己对他已经有所判定。
认为他这段时间会频繁出入酒楼。
但也只是推测而已。
天下酒楼经过十年经营,现在早已深入京都众人心中。
尤其是这些达官贵人。
他们对天下酒楼的布局十分的满意。
甚至认为这是哪位皇子的产业。
导致无人敢动。
哪怕是公孙贺。
再来这边用餐之时,也方便多问。
只是旁敲侧击了一番。
在没打听出任何消息后,公孙贺便停歇了对天下酒楼动手的想法。
而这也成了他常来之地。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在这边和旁人商谈。
因为在他的眼里。
这里是除了他自家别院以外最安全的地方。
刘彻年龄大了。
整个人疑神疑鬼。
他在各大府邸端插了自己的眼线。
如果让刘彻发现,自己家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刘彻可能不会放心。
他是刘彻一手扶持起来的。
公孙贺和刘彻还有着另一层关系。
这也是刘彻信任公孙贺的原因。
公孙贺也知道自己这个位置是怎么来的。
他就算不想当大汉宰相,可也不敢反抗。
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丞相职位之上。
这几年,公孙贺如履薄冰。
做什么事都战战兢兢。
偏偏还有个不成器的儿子。
他这儿子无论如何管教,都一味的胡作非为。
哪怕身居高位,却还是放浪形骸,一点都不知道收敛,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没把众人放在眼里。
他不知训斥过多少次。
可他的儿子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偏偏这还是他的嫡子。
深受皇后和陛下重用。
有皇后的宠爱。
他都不敢对着儿子怎么样。
只能从旁训诫,或者扣押他的月钱。
以公孙敬声的月俸,明明可以过上极为优越的生活。
可他却骄奢淫逸。
什么都要最好的。
这也导致,他的月俸根本不够他日常销。
公孙贺以为,克扣对方的月钱,便可以让他消停一段时间。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他这儿子竟然变本加厉。
甚至还借着自己的职位之便,私下收受贿赂。
这要是被人发现。
他这个太仆之位可就坐不稳了。
明明是天子近臣,偏偏要在旁边往死里作。
要是没有他在旁边顶着。
有他给他的儿子擦屁股。
他的儿子早就已经进廷尉府了。
甚至可能被京兆尹给抓了。
公孙贺这次出现在天下酒楼。
就是想和他这边的人商量一下。
该对张伟和张兴民动手了。
张伟和张兴民一文一武。
现在都已进入朝堂。
一个直接进了廷尉府。
一个是掌管京师安危的都尉。
这两人的权力都很大。
要是让他们继续往上爬,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威胁。
尤其是自己的儿子。
他的儿子在外面惹事生非,一不小心,便可能给自己捅出一个大篓子。
他必须把张伟和张兴民解决掉。
杜绝这样的隐患。
必须尽快把主动权掌握在他这边。
“客人,您这边请!”
公孙贺过来的时候。
天下酒楼的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然后把人请到固定的包间之中。
公孙贺早就已经习惯这样的待遇。
脸上没有露出任何怀疑。
跟着小二来到指定的包间。
来到包间后,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这些都是朝中重臣。
全部都是九卿之列的人。
还有便是丞相属官。
总之,来的人都是公孙贺的左膀右臂。
公孙贺抵达包间之时,里面的人全都站了起来。
“大人!”
众人齐齐唤道。
公孙贺点了点头。
然后走到最前方的位置。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坐了下来。
等落座之后,周围的人这才说道:“大人,尚书已经启程前往南方。”
“我们这边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了?”
掌管官员调任的人开口说道。
他也是丞相的属官之一。
是协助丞相掌管百官,进行流转的一个官员。
尚书现在已经启程去往南方。
这人是当初针对张家的主要人物之一。
丞相让他现在离开京都,也是为了保证对方的安全。
如果这人出现在京都。
就有可能会引起张伟和张兴民的怀疑。
张伟和张兴民同时入朝为官。
他们选择的时机这么巧。
还同时入了刘彻的眼。
这就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
他们必须徐徐图之。
而且不能操之过急。
主要是陛下现在对这两人十分重视。
这俩小崽子也不知道有什么出众之处。
不就是被人举荐上来的吗?
他们之前已经查过张伟和张兴民这些年的游历见闻。
还有他们对当地的贡献。确实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