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牛越,这是我的两个儿子,牛大和牛二。”
牛越恭敬地解释道。
“牛越,你的农具,能否让我看看?”
“农具?”
牛越一怔。
看了看自己手上的一个木棍。
这算是哪门子工具?
接着,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惊恐之色。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样。
但是又不敢说。
只是苦笑着。
“大人,小的没有什么农具!”
“这……这不过是一个木棍罢了。”
牛越还是递了过去。
接过木棍,唐烨苦笑起来。
连京郊的百姓,竟然都只能用得上这种农具,实在是讽刺。
那偏远地方的百姓,又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呢?
“牛越,朝廷不是有公用的农具吗?”
“听说还有公用的耕牛,专门租给百姓来用。”
“这……”
听到这个问题,牛越不敢说了。
他眼神闪躲,看了一眼唐烨。
不知道这位大人,今天到底是来盘问什么的。
不是征地吗?
怎么突然又问起农具的事情了?
“马俞,你来说说,咱大周的农具,是怎么分配的!”
唐烨接着便问向部下。
其实他对于大周农业情况,了解得并不多。
之前的精力,也全部都放在了工程上面。
“回大人,农具一直是由户部管理。”
“大周朝规定,十户百姓,可共用一农具,到衙门去领,农忙结束,还要还给衙门,否则以谋反罪处。”
“按理说,应该是不缺农具的。”
马俞对于背公文方面的知识,还是滚瓜烂熟的。
甚至对于户部,也有研究。
之前听户部的汇报,总感觉百姓们安居乐业了。
奏折里面,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可真实来到民间,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马俞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何呢?
“十户才共用一个,确实是很紧缺。”
“用完收归衙门,也是怕生出事端,为了安全考虑。”
唐烨点点头。
看来大周对于这种管制刀具,管理得还是相当严格的。
民间根本就不能私藏这些农具。
怕是家里的菜刀,也是没有的。
“既然有农具,为何不用?”
“我看周围务农的,不下四五十户,竟然没有一户在用农具。”
唐烨又直接问牛越道。
“唉!我也不知道啊。”
“我们去了衙门,他们便说已经被租走了,根本就借不到。”
“还有的,说是农具残破,要改成二十户共用,甚至是五十户共用。”
“至于耕牛,那更是稀缺,哪里轮得上我们啊。”
“有几户,自发偷偷地打造农具,反而被诬陷为谋反,更加不敢了。”
“所以被吓得,我们也只能用木棍来掘地。”
牛越苦笑着,脸上挂满了疲惫。
似乎对于朝廷的公文,已经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
朝廷一直限制着他们用农具。
而一些百姓私自铸造农具,又被定为私铸武器谋反罪。
这不是把百姓往绝路里面逼?
最后,这些百姓们,竟然个个都得以最原始的方式,来种地。
这样的收成,能有多少?
怪不得,大周收不上来税赋,怪不得大周国运丧失。
牛越家一事,便可见一斑。
唐烨也不禁思忖起来。
如果只是因为农具的短缺、因为安全的考虑,来做这种限制,总感觉不太合理。
况且,只有有了农具,大周的税赋才能上来。
百姓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开垦荒田啊。
这背后,怕是还有别的原因。
当然,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件事的了。
当务之急,也是需要普及农具。
不仅是在京郊,以后在整个大周,都是需要进行普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