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是没有资格进入镜厅的,他和其他一些观礼的贵族,教士以及第三等级的一些名流们都只能在镜厅外两侧的空地上,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户观看里面的仪式。
此时路易十六头戴王冕,手握权杖,一身极其隆重的礼服端坐于王座之上,他的两侧侍立着十几位亲王和主教。
镜厅的中央处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木桌,三方代表已经站在各自的方位,法国居中,英国在左侧,美国在右侧,旁边则是站着画师,他们正在调色,准备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
法国的代表是司法兼内政部长奥尔良公爵,外交部长孔代亲王,陆军及海军部长拉法耶特公爵,现在路易十六的内阁中,首相是空缺的,这位陛下看起来不想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职位。
英国的代表是英军总司令亨利·克林顿,外交大臣查尔斯·汤森。
美国的代表是外交特使富兰克林,外交秘书约翰·杰伊以及享有“独立三杰”之称的约翰·亚当斯。
一切准备就绪后,路易十六对着巴朗登点了点头,随后一身盛装的巴朗登优雅地走到了国王左侧,大声宣读:“全法兰西本土暨海外属地的主人,全体法兰西人民的国王,路易十六陛下,将在此见证法、美、英三国和平条约的缔结,各位先生请就坐。”
随着巴朗登的宣讲,全体参会者以及外面观礼者都对路易十六弯腰行礼,随后三方代表就坐,开始签订条约。
理论上现在的签字仪式仅仅只是个流程罢了,夏尔相信三方代表一定在私底下吵了很多轮才得到现在这个协议,他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富兰克林身上。
本杰明·富兰克林,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还是美国政治家、作家、以及外交官。
身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支持独立战争,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还是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
而在科学上他的贡献同样突出,发明了避雷针,并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对于电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发明了“富兰克林炉”,又研究了液体蒸发热学和铅中毒效应,同时还去测量海流,研究改进航海技术,研究水声学.......
对于这种人物,夏尔一向非常尊重,只是现在没机会结交,很可惜。
此时的富兰克林体型略胖,穿着改良过后的灰色长袍和裙裤,灰白色的头发略显随意地拢在了耳后。
英方代表亨利和查尔斯明显看起来不太愉快,尽管这些条款是他们磋商后才决定的,但是在这种耻辱性条约上签字,还是让他们心情很沉重,迟迟没有动笔。
不过富兰克林倒是看出了气氛的尴尬,利用他的高情商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最终三方还是完成了签字仪式。
仪式结束后,近卫军鸣放了小型礼炮,代表们本应就坐等待画师完成记录,但是英方代表拒绝入画,提前离去,只留下了半张画像,不过这无伤大雅,合约签订完成后,凡尔赛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夏尔自然是早早就跟着人流出去了,因为他并没有合适的身份参加这个宴会,国王陛下能想起让他来观礼,就足以说明路易十六是真的把他视作朋友的。
后来据说在宴会上,路易十六把自己一幅画框四周嵌满珍珠的肖像画赠给了富兰克林,以表彰他对两个国家的贡献,三天后,美方代表就乘船离开了,巴黎再次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同一时间,《巴黎条约》的内容也刊登在了各大报纸上。
北美正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