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整个人类历史想象为一个向下切的断面,可以发现无论怎么剖析,都能发现社会形态是线性发展。
任何文明,都是从原始公有制度发展到奴隶私有制度,再到封建分封制,再到后来的所谓资本主义。
而在每一个历史断面里,都能从制度上,找出几千个失败或成功的理由。
但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从来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
兴一利必成一害,趋利避害是初心,可谁也无法阻止制度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种的害处。
当这种害处无法及时清理,渐渐演化为一个个食利集团时,就会出现积重难返的情况,届时要么更新制度,要么等着别人更换制度。
正是因为看破了这一层,所以不少古代圣贤,都强调“道德”,认为只有每个人都道德完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同。
颜晔很赞成这一点,“道德”确实是个好东西,人人都道德高尚,确实能适配任何制度,能实现大同。
但问题是没有物质的极大丰富,谈“道德”便是唯心主义。
不能指望老百姓吃不饱,还会听从教化。
所以他没打算一开始就各种强调道德,反而会采用一切可以的办法,推动生产力往前走。
他定里甲制,历史意义不在于一个简单的军事制度。
或许一开始只是为了作战,但渐渐就会瓦解原本的部落制,瓦解原始野蛮无组织的状态。
进而会演变为行政、生产为一体的制度,为农耕和奴隶打下基础,为封建制的到来做好铺垫。
只要颜晔踩准了节奏,就能让华夏文明提前几千年步入封建时代,成为一个早熟的文明。
踩不准也没关系,船小好掉头,再差能有眼下差?
接下来的十来天,青壮们都在训练行伍。
混合各部的队伍默契提高,不同部落间的青壮开始互相认识,开始交流狩猎的经验。
五个里长也渐渐熟悉了军令,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行伍要求,却也让他们知道作战和狩猎有很大区别。
颜晔作为甲长,不通古代阵法,却从《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中,找到了拼刺刀的行列行进要求。
又按照自己领悟的成果,借鉴了一定防御面知识,让每一里的青壮,都能分工明确。
不说多有用,打没有组织的野人,应该勉勉强强。
……
“举盾,前进!”
“放箭!”
“出击!”
“扔竹矛!”
“举盾!”
“出击!”
“冲杀!”
……
青壮训练的演兵场,划在靠河这边的空地上,在几个里长的带领下,青壮们重复进行着一遍遍的训练。
喊杀声足以传过河对岸,让所有人见识到炎黄部的“军威”。
当阿纳部再次派希鲁出使时,颜晔刻意选择在此地同他会面。
希鲁怔怔的望着,那花花绿绿的竹甲,就足以让他目眩。
“我们炎黄部的青壮如何?”颜晔笑问。
“很强大!”希鲁咽了咽口水:“和我见过的所有青壮都不一样!”
颜晔自得一笑:“这算什么,假以时日,我炎黄部的青壮足以以一敌百!”
希鲁不敢反驳,心里也隐隐相信。他躬身说:“有炎黄部的出草,杜赤部一定会支持不住!”
颜晔继续问:“那阿纳头目的意思,是你们已经摸清了杜赤部的狩猎队的情况?他们几天出去狩猎一次,去那里打猎?”
“没错!我们已经摸清楚了,一般是五天一次,他们总共三支狩猎队,一般派两支出去。一支在离驻地稍近的地方狩猎,一支则稍远。每支狩猎队的青壮,应该都比不上咱们部落的青壮!”希鲁一五一十的说。
指望野人侦察的很仔细是奢望,不过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