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端起热茶,呷了一口。
“既然眼下整顿了内廷,保证了自身安全,那就要把手伸到军伍里。最近几日,可有与锦衣卫接触?”
“回成祖爷,小子一直忙于收拢宫内人心,尚没派人与锦衣卫沟通。”
崇祯回想了一下,自己没派太监过去锦衣卫那边,也没见锦衣卫的指挥使入宫。
“哦,那就怪了。锦衣卫为皇帝亲军,新皇登基,不第一时间入宫宣誓效忠新皇。
看来锦衣卫现任的指挥使居心叵测,该杀!”
“成祖爷放心,小子回头便试探一下。
如指挥使真有不臣之心,小子定不会心慈手软。”
铛铛铛,殿外又响起了钟声,看来这次会面的时间又到了。
每次都这样,还想深入请教时,就要回去。
崇祯不由得苦笑。
忽然,朱高炽转过头来,“由检小子,为何逢年过节不见朕的血食呢?
难道,朱家子孙出现了不忠不孝之辈。”
朱瞻基吓了一跳,连连摆手,“爹,我在位时,你的牌位我可是时时擦拭。
您的冷猪肉,儿臣也从没断过。
咦,我的血食每年都没断过啊。
莫非有人把爹移出了太庙,大胆!”
“啧啧,我的庙号被改,我儿的牌位被移出太庙,看来有人对我们父子俩很有意见啊,朕倒想瞧瞧是何方神圣。
由检小子,你说,到底是谁如此欺天灭祖。”
朱棣越说,音调就越冷。
“成祖爷,洪熙爷,小子.....”
霞光消散,崇祯的声音被吞没。
睁开双眼,肉体躺在床上。
看了窗外的星光,崇祯长吁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是谁干的好事,只是祖宗之间的事,一个小辈掺进去,哪有什么好果子吃。
往后的会面就更热闹咯,崇祯轻笑几声,躺下了下去。
在崇祯的推动下,新改组的都知监几天后正式成立。
都知监的成员全部通过招募方式入来,且大多数为底层宫女和太监,所以个个劲头十足。
公布人事考核细则后,都知监风风火火地对宫内二十四衙门的管事太监进行重新登记和考核。
能者保留职位,劣者降级。
虽然有人抱怨,但在之前的银两炮弹和公平的考核细则下,倒没掀起什么混乱。
宫内的人事任免权和职务考核全收于都知监,再也不见往日那种底层宦官围着首领太监转的场面。
皇宫内的局面焕然一新,人心真正靠向崇祯。
司礼监掌印太监、宦官系统的一哥——王体乾,最近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使唤手下。
往日,在宫内行走,每到一处,都前呼后拥。
自己发出的命令,立马有人屁颠屁颠地去做。
如今,小太监们看见自己随意打了个招呼便去忙活,有的甚至远远看见自己便绕路走。
宫内的风向变了,王体乾看在眼里,心里越来越焦灼。
以往新皇登基,都会让自己的王府太监接手司礼监。
但如今,崇祯好像忘了司礼监一样,这种不理睬让王体乾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