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军卒抄着木棍、木剑,对拼不休,衣衫染血,伤痕累累。
崇祯把政务扔给内阁,自己扎进大营与军卒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这引起了百官的忧虑。
钱谦益遇到王守履时,担忧道:“今上登基以来,不分尊卑,不守祖制。
先是和太监宫女厮混,如今又到北郊大营与那些杀才同吃同住。
如此胡闹,与武宗何异。
我兄德高望重,此时正应直言进谏,匡扶社稷。”
一旁的钱元慤也顺势附和道:“智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陛下如此折磨龙体,非智者作为。
待陛下回京之时,老夫定要犯颜直谏。”
王守履看着愤愤不平的两位,内心沉重。
今上虽然不与大明以往的皇帝那样喜欢廷杖百官,但并不代表今上软弱可欺,从执意推动京营改革中可见一斑。
如果东林党内的各位官员都上奏劝阻,朝廷估计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京中百官的议论自然传不到崇祯的耳中,一个多月来,原本白皙瘦弱的崇祯已经黑了一圈,整个人也变得壮实了。
龙卫营在他的亲自操练下,原本流里流气的气质早已被磨灭掉,取而代之的是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
当两千人全员着甲,静静地伫立在大校场上时,崇祯的内心才真正的踏实。
只有手里掌握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自己才能执敲扑而鞭笞百官,抗击后金。
龙卫营的训练成绩逐日攀升,而崇祯的内库却被掏空了一半。
面对王承恩送过来的内库财政报告,崇祯不禁头大。
号称富有海内的皇帝,如今养一支两千人的军队都快将入不敷出。
为了筹钱养军,崇祯思虑几日后,决定离开京营,回到京城中与百官商议开征商业税。
回到皇城中,崇祯把首辅黄立极和次辅施鳯来召入宫中。
“首辅,如今内库空虚,国库赤字。
如此下去,大明将难以为继。
朕打算开征商业税,不知二位怎么看?”
刚坐下的黄、施听到皇帝打算开征商业税,吓得跳了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
三十年前,神宗爷开征矿税、茶税。
派下去的税使借征税的名义在地方为非作歹,肆意抢劫富户,搞得民不聊生。
还请陛下深思。”
明神宗时期,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使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沦为手工业者,导致农业税收入不敷出。
而在战乱较少波及、自然环境优越的江南地区,工商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其利益的增速也远超传统农业,开征商业税毫无疑问会令国家财政收入大增。
但当明神宗下令征收商业税,被触动利益的江浙财阀开始反击。
作为江浙利益集团的整治代理人和文宣代理人——东林党,首先每日积极上奏反对。
如东林党人,高攀龙在《上罢商税揭》中称“矿税流祸四海”;
李三才在《请停矿税疏》认为“自矿税繁兴,万民失业”;
叶向高则不断上奏,《请止抗税疏》、《再请止矿税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