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孙承宗、徐光启和孙元化看到崇祯就要点火,个个吓得出一身冷汗。
四人赶紧上前拦住崇祯,王承恩苦苦地哀求道。
“陛下,这些火铳虽经徐侍郎改造,但仍有可能会炸膛。
求陛下万望怜惜龙体,切莫以身试险。”
抓着枪头的孙承宗也立马劝道:“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为保万无一失,要不让老臣来吧。”
看着苦苦劝说的四人,崇祯想了想。
这些火铳的枪管虽说锤炼过,管壁内光滑了不少,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不会炸膛。
万一真的炸了,在场的几位估计都没好果子吃。
崇祯只好松开了鸟嘴铳。
一把把火铳抢过去的王承恩,指着一旁伺候着几个小吏。
“你、你...试验火铳就由你们四人来。”
说完,又向身后的几个内侍使了个眼色。
四名内侍走了出来,站在四个小吏的旁边。
陛下和三位朝廷重臣就在边上,万一四个小吏调转枪头,四名内侍也可以及时夺下。
趁着四名小吏在装填,崇祯对着孙元化问道:“这四种火器造价几何?”
孙元化斟酌了一下,回道:“禀陛下,三眼铳的造价约为2两银子,鸟嘴铳和西洋铳皆为4两。
鲁密铳因制作铳钻时,要求中间四寸务要匀圆一般,大小一般,非一般工匠能做。
故造价甚高,每门约8两。”
崇祯点了点头,辽东军多装备三眼铳可有造价低的原因。
“砰,砰”的几声枪响,试验场升起了浓烟。
浓烟散去,上前察看的小吏很快就返回报告结果。
鸟嘴铳打偏了,西洋铳只是在铠甲上留下一道痕迹,而鲁密铳则击碎了一片铁叶。
这个成绩,让徐光启和孙元化两师徒不禁脸红。
陛下的大力支持,自己却没能造出更好的火器。
随着铁甲不断地往前移动,在30米的距离上,鸟铳和鲁密铳都击穿了铁甲,而西洋铳依然只是在铁甲上留下痕迹。
徐、孙两师徒看着沉默的崇祯,只得低头请罪。
军械监的官员冷汗大出,也跪在了地上。
崇祯挥了挥手让众人平身。
“虽说试验结果不尽人意,不过朕有的是时间,等得起。
尔等尽心尽职,专心研制火器即可。
眼下,我们已经造出二十步内可以洞穿铠甲的火器。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造出能击穿三十步、五十步外铁甲的火铳。”
崇祯让孙元化把军械监所有的官员和工匠集中到试验场来。
看着拥挤的人群,崇祯手往下压了压,温和地开口道。
“诸位,有哪位知道这火铳能发射弹丸的道理?”
陛下的一番话让众人愣了一下,祖辈传下来的东西就是这样,谁会深究其中的道理。
孙元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可是火药的缘故?”
崇祯看了一眼众人,随手拆开一包药钱。
倒出里面的火药,又在火药前放置一颗铅弹。
火药被点燃后,很快就烧完了,而铅弹丝毫不动。
众人满头疑惑,不知崇祯此举是何意。
“诸位,为什么火药烧完了,铅弹动都不动一下呢?”
底下一位胆大的官员,忍不住地回答:“陛下,是火药没放在铁管内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