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宫内院。
一名年轻的太监,快步的来到东宫,走进了一座大殿里。
太监走进宫殿后,开始东瞧西看,想要在里面寻找着什么。
“殿下,殿下。”
这时,一名相貌俊秀,身材挺拔,穿着黄袍的青年男子,手中拿着几本书籍,从大殿后走出。
当太监看到青年男子后,立即向他跪拜道:“奴婢,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看了一眼太监后,向其挥了挥手,就继续翻看手中的书籍。
“原来是小李子啊,何事慌慌张张的来找本宫?”
太监从地上站起,快步的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朱标数丈外,开口说道:
“殿下,就在刚刚不久,前去保护谭王殿下,和长宁公主殿下的侍卫们,传来了消息。”
“哦?是何消息?”朱标抬头问道。
太监回道:“据说是谭王殿下,在民间找到了一名神医,声称可以治好长宁公主殿下的病。”
朱标眉头一喜,立即将手中的书籍合上,问道:“此事当真?十妹真的有救了?”
“回殿下,侍卫们确实是这么回的,具体的消息还不曾传出。”
朱标握着手中的书籍,略显兴奋的拍了拍手,道:“如果此人真有此能耐,可治好十妹的病,那可真是喜事一件。”
“到时候父皇和母后,必定也会开心。”
尽管长宁公主和太子朱标,并非一母所生,但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心中的疼爱之情,丝毫不比其他人差。
他再也不想亲眼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夭折,而又无能为力。
然而,就在朱标面色欢喜时,太监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盆冷水,从他的头上浇灌而下。
这时,太监又说道:“殿下,奴婢还有一事要禀告。”
“就在昨天夜里,陛下已经派人,将宋大学士带回,关在了天牢里,声称三日后,斩首。”
“什么!”朱标面色一惊,身体不由的向后倒退几步,手中的书籍,差点没拿稳掉落在地。
糟了,之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刚才太监口中的宋大学士,正是他的老师宋濂,为人学识渊博,正直纯朴,是难得的好官,国家的栋梁之才。
他现在之所以会如此,全然是因为年初时,受到了胡惟庸案件的波及。
其实,宋濂本人与胡惟庸一案并无掺联,而是他的孙子宋慎,被牵扯其中。
结果就导致宋濂一家,遭遇横祸,宋慎与其叔宋璲,都依法坐死。
原来朱标以为,父皇不会对宋濂出手,结果现在……
朱标将手中的书籍扔下,急忙向殿外走去。
“快,我要去面见父皇!”
……
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在书桌前,正翻看着手中的奏折,坚毅英武的脸上,时不时露出无奈之色。
随后,他将奏折合起,伸手扶住额头,缓缓叹了一口气。
“咳,天灾,大旱,民不聊生。”
“什么时候,朕能不再为子民吃饱饭而发愁,那该多好啊。”
就在朱元璋闭眼叹息时,从宫殿外走进了一道人影。
“父皇,儿臣有事禀告。”
朱标刚走进奉天殿后,就急忙开口说道。
朱元璋睁开双眼,看着眼前的朱标,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好像早就知道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