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也补充道:“不止他们,秦国商鞅变法,进一步改善了小农经济。”
“商鞅在秦变法比晋国赵氏更上一层楼,扩大亩制,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实行“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实际上就是推广了赵氏的授田制,只是商鞅增加了庶人赋税的负担据此可知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开拓亩制,征收户赋,都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
姬延点头:“不错,你们明白就好。”
“因为当时各国政权都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自耕小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这种自耕小农是编入户的良民,不同于身分低下的商人、赘婿,有按法接受分给耕田的权利,除了缴纳法定赋税和定期服役以及战时服兵役以外,生产和生活都是自主的,拥有住屋、家畜以及生产和生活上必需的财物因此能够比较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能够拥有积蓄的财物,有生产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期留存。”
“因为自耕小农的存在,自主积极性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其他国家先进的生产农具,铁质农具。”
“同时各种小手工业适应小农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而有发展。大手工业如盐铁业同样是适应广大的小农需要而成长起来,而且商业也在小农出售多余的农业品和买进生产和生活上的必需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于是造成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
姬延一口气说完,只觉得口干舌燥。
众人的今日的沉默,比平时都多,内心所受到的文化冲击,比平时都强。
在他们受教育的生涯中,都是阅读经典古籍,名家名篇,从来没有哪位师傅教他们农业关系,更不会教他们分析一个国家国力背后的本质与基础。
今日,实实在在的有收获。
荀况用姬延给的思路开始分析:“我大周因为土地没有分给庶人,庶人耕种积极性不高,不能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因此,我大周还在普遍用青铜农具来耕种,进一步拉低了粮食的产量。”
“粮食产量低,国民只能混个温饱,也就无法在生产上有积极性,整个国家就不繁荣了!”
众臣点头,皆以为然。
荀况朝周天子恳求道:“大王,我们也学习六国变法,让大周强盛起来。”
一众臣子也是目光火热的看向周天子。
他们身为弱国的臣子,面对强大诸侯国的压迫时,也感到十分屈辱。
只有身后有个强大的大周国,他们的脊梁才能挺得起来。
眼见众人开悟,姬延欣慰点头,他朗声道:
“寡人,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