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罢,韩复榘用一种别有意味的目光看着杨霖,道:“今天过来有一件事。”
杨霖心道,知道你肯定有正事,但你那是什么眼神呀?
“你提议的增建电厂一事,已经有眉目了,有人愿意掏钱建一座大型热电厂。”
“好啊,这么快就落实了?”
杨霖兴奋地说道。
“你能猜到是谁吗?”韩复榘问道。
杨霖略一思忖就明白了:“北平的吧?”
“哈哈哈哈……,这小子是真聪明啊,一下子就猜到了。”韩复榘对着李景林大笑。
“北平闽商协会副会长,刘光庭。”李景林笑了笑,对杨霖道。
“刘朝阳他爹?”杨霖确认了一下。
“对对对,你小子是怎么猜到的?”韩复榘问道。
“这有什么难猜的?你当时没有立即枪毙刘朝阳,我就猜你留了后手,是想用他来钓大鱼。再者说了,我知道的人当中,有资格建电厂的,也就是这位素未谋面的刘副会长了。”杨霖答道。
“嗯。道理如此,但你反应也是真够快的。”韩复榘丝毫不掩饰对杨霖的欣赏。
“这么说,他这是用钱买他儿子的命了?”杨霖问道。
“你觉得值吗?”韩复榘反问道。
“值,当然值。”
杨霖不假思索地答道。
他可没有傻到说什么有失法律尊严之类的话。
在山东,韩复榘就是天,就是法律。
老韩能过来跟自己说这个事,本身就表明了他的倾向。
对于杨霖的回答,韩复榘微觉奇怪,尤其还这么快。
“小子,你难道不应该反对吗?”
“按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如果能给山东建成一座大型电厂,说活命无数有点过,但能让无数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却是可以预见的,那可是大功一件。大清还有议功一说呢,难道您老人家还比不上那些封建帝王?”
“为政者要灵活,不可拘泥。”韩复榘道。
“但是,也不能轻易就答应他。”杨霖道。
“你有什么建议?”
“第一,新建电厂总发电量,不能低于五十亿千瓦,否则,不能满足工业生产;
第二,刘朝阳的事要严格保密,要放他也得等电厂建起来之后;
第三,他不能在济南呆了,也不能回北平,必须改名到别处定居。”
“这……,后两条在情理之中,这50亿千瓦是不是多了?咱们电灯房才42千瓦。”
“不多。据我所知,外国生产的发电机组,最低的就是25亿千瓦,50亿就是两台机组嘛。您可别提咱这电灯房了,它是水力发电,也只能供应内城照明之用,根本起不多大作用。”
“你说得有理,那我还得跟刘光庭说一说。”
“您可以漫天要价,要100亿。”
“哈哈哈,你小子太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