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端的房玄龄很是不解的看向李世民,脑中猜测着李世民突然任命李未为弘文馆小学士的意思。
房玄龄本就是弘文馆的学士,更是馆长。
对整个弘文馆有着管理之权。
而如今,皇帝突然任命一个媒氏为弘文馆小学士,这着实让房玄龄很是不解。
不过。
当房玄龄想起数年前,李世民还不是皇帝,只是皇子之时,李世民当着他们一众学士说过的一席话后,顿时明白了。
数年前。
李世民还是皇子之时,曾与他们十八位学士讨论过。
如文学馆中有人过世,需要补缺时,他会考虑从天下文才当中挑选有才之人加入文学馆,算是补员。
而为了不浪费时间去挑选人才,李世民更是说过,可以挑选一些有才之士作为候补入文学馆。
这个候补,房玄龄认定,就是李世民刚才所说的小学士了。
房玄龄想通了这件事情后,面无表情的站在最前端,好似李世民突然宣布李未纳入弘文馆任小学士与他没有任何的关系一样。
也确实。
李世民想要纳谁进入弘文馆,他房玄龄做为臣子的,即便有意见,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的。
因为房玄龄清楚,他只是一个臣子,而且又位居人臣,他说的话,有可能会左右一些官员的人想法,亦或者左右一些官员们的选择。
所以,当李世民这一宣布,而他房玄龄也理清楚了皇帝的想法后,他就如一老僧一般,站在那儿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表面平静的如古井无波状。
而弘文馆其他学士,如虞世南,站在那儿也如房玄龄一样,什么也不做,更是什么也不说。
诸多朝官的眼睛时不时的瞄向那些还健在的学士。
见这些学士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反对。
他们就已经知道,李世民当朝宣布把李未纳入弘文馆任小学士之事,估计他们之间早已达成了某种认定。
亦或者想要被李世民纳入弘文馆者,定是有着惊天文才。
而就刚才李未所作的两首诗,足以说明李未有着惊天之才学,要不然绝不可能作得出这样的诗作来。
弘文馆的学士们不反对,其他朝官们即便想反对,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对。
况且,弘文馆学士只是一个学士之名,虽有品级,但就李未这个民部司主事,估计任这个小学士怕是品级都低的可怜。
至于小学士是何品级,众朝官们虽不是很清楚。
但依着弘文馆学士的品级而论,众朝官们猜测李未任这个小学士甚至都无品。
至少,学士是五品官员兼之,而直学士乃是六品以下者兼之。
李未只是一个刚刚被李世民授了民部司主事一职,而民部司主事一职也仅仅只是一个从八品下的官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