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归难,可还是要试试。
“考官大人,贫僧作完了。”
这个和尚,从进入京师便最受瞩目,西边佛域只派他一人前来,必定有某些特殊神通法韵在身上。
众儒门大才好不容易凝聚的思绪,被中断。
朱谨低喝一声:“奉卷!”
和尚点了点头,手里的青云卷随手缓缓合上,旋即走上九阶玉梯之上的高台。
双手奉上。
镇国玉玺与先前缓缓坐下不同,居然是以头撞向青云卷,可怕的涟漪震荡,一阵清风吹过,天上那朵金云似是被牵引落下点点金粉。
和先前奉上来的青云卷不同,移开螭纽,出现字迹。
“地…格!”
地格已经能登第青云,也就是说,这個和尚有资格成为闻道监的学正,教导天下廪生。
儒门大才想的层次更深,此次青云试人族气运被西边佛域夺走。
“小友自何处来?”朱谨所问自然是跟脚之地,佛域疆域比大承大。
“既然通过青云试便可享人族气运,贫僧亦是人族,大人又何必知道贫僧正觉之地。”
僧人眼神微微眯起,他所作那一首为明心禅诗,使人明心见性,可入五文之中文心诗之列。
地格登第,虽然已能截取大承朝气运,却只能得此次青云试三成。
诚然对此次鉴定并不满意。
廪生们一怔,脑海里这才想起来眼前这僧人有可能成为他们夫子。
“考官大人,我作完了。”
正是众人愣神的时候,只见那矮桌之间有人站起来,气机勃发,身躯英挺,此人叫范进。
却不是那个中举范进,与之相反,范进七岁通读经义,明辨修齐,开蒙入道,十岁灵性天成入童生境,十五岁真意挥洒自如。
范门学派启蒙窍门,为修一句儒门箴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范门学派门徒在众学子中最谦虚。
然而今日,佛门夺我大承朝气运,孰不可忍,是故怒发冲冠,范进也知道若五文不具其一,想中青云试极难。
可他还是想争一争。
如若不然,此次青云试的人族气运,便会被眼前僧人夺去,直至他圆寂方休。
“奉卷!”
朱谨眼神期盼。
然而范进自持意气纵然勇气可嘉,天上那朵金云只是动了动,如清风拂过,无有金辉落下。
“无格,你已经能引动那朵金云,回去好好凝练一番,若有悟,儒心至正,下次未必没有机会登第。”
虽然范进知晓青云登第并不简单,但真正一锤定音之时,难免心中一颤。
众儒门大贤目光投向坐在儒桌前,此次青云试的开启者。
可以瞧见那小文妖持着墨条,捣来捣去,颇为懂事,砚台中墨汁又润又圆,主人却没有落笔之意。
“李大诗人的侠客行和陆大诗人的游西山村,按说此界未听闻过这些诗词,不论哪一首,都会文气冲霄。我该选哪首?”
楚阳犹豫起来。
要是选侠客行的话,那也忒长了吧?
这诗豪纵慷慨,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句句戳中儒生们的抱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又符合读书人的逼格。
此诗要是流传出去,那些大承血气方刚的少年们,不得青衫仗剑,白马银鞍,掀起一股环游大承骑行风。
“写侠客行。”楚阳心中有定论,凭此诗凝练出法宝的【藏刃】和【不留行】,定然有些神玄在其上。
或许得到了儒道认可。
那僧人已地格登第,我要是选陆大诗人冒险了些。
誊抄也是件苦差事,楚阳可没有一气呵成那种儒门神通,一笔一划,逐字逐句,写得极慢。
此时已到青云试后半段。
许多盖世之才都已经奉卷,最好的也不过让金云腾挪了位置,每交一份青云卷,夺回人族气运的机会-1。
真让这和尚将气运带回佛域,十年之内佛国必出一尊金刚,而相应的,大承朝会少几名大儒跨入四品。
那一名不辨男女的妖儒放下笔:“考官大人,在下作完了。”
众目看去,密密麻麻似乎是一篇长文,光华闪烁,似是有一层薄纱覆盖在上面,让人看不真切。
但能断定,此文,五文必备其一。
“奉卷!”
朱谨低喝一声。
那螭虎如同饿了许久的老饕餮,狰狞大口朝着青云卷落下,众人见到这一幕心说糟了!
却无力阻挠,镇国玉玺不受意志左右,受命于天,因此被称作是最公平之试。
果然!
“地格。”
朱谨缓缓说道。
京师之上那朵金云落下一些。
至此,妖族也分走此次青云试三成气运,十年之内妖域必出一尊妖圣,相应的,大承朝会少几名大儒跨入四品。
朱谨双眼杀机毕露,若在此杀了此二人会损坏青云试的名声,旋即转过头看向楚阳。
廪生们也将希望寄托在楚阳身上。
动是动了,只是不知写的是什么诗,与在江阴县廪生试时不同,过程无半点文气显露。
难道写的不是文气诗?
楚阳终于是写完最后一个经字:“考官大人,学生作完了。”
“奉卷!”
朱谨声如洪钟。
楚阳将青云卷放下,其上文华闪烁,丝丝缕缕文气于卷面之上凝聚成形,那是一个头上系着武缨的侠客,骑着银鞍白马,在无边书卷之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万卷书面,犹如万丈红尘!
哒哒哒!
马蹄疾驰之声犹在耳畔!
螭虎绕着这卷青云卷奔跑起来,双目之中,流露的感情与先前戏谑和渴望不同,而是敬畏,在朱谨手中化为镇国玉玺。
两张青云卷上的地格字迹消散,金粉逆流,在天上凝聚成云,犹如下雨般落下化成金色墨汁。
“天…天格!”
朱谨声音有些动摇,楚阳写的是一首文胆诗,还是一首能化文形的文胆诗!
儒圣在上,这特么的离离原上谱了吧。
但镇国玉玺不会骗人,楚阳天格登第已成事实,众大贤都瞧见,京师之上那朵金云完全消失。
许宣望着冲天而起的文气光柱,嘴角微微向上扬起。
……
闻道监,青云院阁堂。
魏观坐在阁堂中,望向宫中文极殿方向:“院正早就知道他能青云及第?”
重开青云试违背大承祖制。
祖制,乃当初开朝皇帝定下的制度,后世皇帝和大臣都不得逾越雷池一步。
六曹大臣皆高呼臣以为不可为。
祖制不可破!
是院正手执斥君券入宸极殿,强开青云试。
斥君券乃先帝赐下,感应王朝国家陷入危难之时,闻道监可登天子堂痛斥君王,矫国革俗,重振朝纲。
其威能甚至能规劝天子更换储君,三千年来闻道间共有两块。
第一块乃是儒圣入圣时,文气潮汐震荡如今大承疆域一万里,大瑞,人皇赐下斥君券!
第二块乃是王圣入圣时,意境蜃楼覆盖大承十三州,谆谆教诲不绝于耳,大瑞,赐下斥君券!
闻道监仅此两块,为楚阳开青云试用去一块。
“我本以为他能青云及第,他入京师后,作了两首诗,我便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