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要去的地方,就是广备攻城作的火药作。
此时,军器监的官员已经在火药作大门口恭候赵桓的御驾到来。
数百名武装齐备的皇城司甲士开路,
赵桓的御驾到了火药作。
“臣军器监殷江拜见官家。”
一个身穿朱色圆领官袍的中年人跨前一步,朝刚刚走出马车的赵桓低头拱手一拜。
“臣等拜见官家!”
随着那名叫殷江的军器监官员首先拜礼,其余他身后的军器监大小官员皆向赵桓低头一拜。
“免礼平身!”
赵桓从马车上缓缓走了下来,向殷江等军器监官员微微抬手。
“谢官家!”
“殷卿!”
“臣在!”
“今日朕来,是过来点检一下你们军器监的工作。”
“顺便了解一下我大宋弓弩抛石机等装备制作生产情况如何?”
军器监有南北两个作坊和弓弩院,集中了近万名工匠。
而且各作坊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兵器制造师们都必须牢记这些操作规程,严禁将这些秘密武器的制作工艺技术向外透露扩散。
火药作的设立,表明北宋火药的配方与制作,已经从分散的个体生产阶段,发展为大型的集约化流水线作业,并且已经进行大规模的批量化生产。
我们可以理解它为古代版“兵工厂!”
而金兵攻城,宋军士兵在城楼使用的藜火球就是火药作生产而来。
“臣明白!请官家随臣进火药作坊。”
殷江侧身一边,朝赵桓拱手一拜。
“走吧,前面带路。”
赵桓微微额首,大手一挥。
“臣遵旨!”
殷江受宠若惊,走在赵桓的左侧,
进了火药坊内,一股浓浓的火药味扑鼻而来,赵桓忍不住伸手捂住口鼻。
虽然外面风雪交加,冷冽刺骨。
但是在火药作内,却是温度很高,犹如炎炎夏日一般炎热。
而此时火药坊内,热火朝天,忙碌之极,工匠们各司其职,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流水线制作藜火球。
或许是火药坊内空气闷热,赵桓大概的巡视了一下,没有发觉任何问题,就从火药坊快步走了出来。
殷江又将赵桓领到了火药坊旁边的一栋房子。
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火器,令人目不暇接。
赵桓很是满意,嘴角扬起,露出一丝愉快的笑容,
“殷卿,你们军器监的工作,朕非常满意,不错!”
“如今金贼攻城,开封城楼上守军最缺的就是你们火药坊的藜火球,你要加急生产,最好是日夜生产,生产更多藜火球,供应城楼守军御敌之需。”
赵桓缓缓坐了下来,接过一个官员递过来的热茶,边吹热水,边对下面站立的殷江等军器监官员高兴说道。
“官家且宽心,臣今日起,就命令火药坊工匠,日夜加急生产,加大生产藜火球数量。”
殷江一脸肃然,高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