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接口道:
“哥哥,这朱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人称‘美髯公’。他原是富户出身,疏财仗义,武艺超群,在县中担任巡捕马兵都头,如此好汉,落得个刺配沧州,何不去救了他来,同去二龙山?”
林冲笑道:
“英雄所见略同,众兄弟先回二龙山安顿了,我自去沧州一行。那横海郡有柴大官人,托他上下走动,当不太难……”
想了想,又说:
“我有个妹妹,叫仇琼英,之前跟我练了些剑术、飞刀,甚是调皮,常闻李兄善使浑铁点钢枪,背藏五把飞刀,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没,上山之后,劳烦多多指点些,莫让她荒废了武艺!”
李应一听,顿时为难道:
“哥哥,我一个粗鲁汉子,却不好教她,不若请三娘代劳?”
林冲想了想,便道:
“李兄教她飞刀,三娘指点剑术,拜托了!”
说罢,纵身一跃,便闪了出去。
这一路疾奔,到沧州府时,正是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年例各处点放河灯,修设好事。
林冲到时,天色已晚,便在知府宅前候着。
待得夜幕降临,便见朱仝出府而来,身后侍婢叫道:
“朱都头,小衙内要去看河灯,夫人分付,你可抱他去看一看!”
朱仝道:
“小人抱去。”
只见照壁背后转出一个小衙内来,方年四岁,生得端严美貌,内穿一领绿纱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须,唤了一声:
“朱伯伯,抱抱!”
朱仝笑容满面,俯身抱起,便扛在肩上,小衙内咯咯直笑,双手扯住朱仝长髯,朱仝也不以为意,就转出府,往地藏寺里去看点放河灯。
林冲一拍胸口,默默跟了上去。
那时恰才是初更时分,朱仝肩背着小衙内,绕寺看了一遭,却来水陆堂放生池边看放河灯,那小衙内爬在栏杆上,看了笑耍。
朱仝在后护着,忽觉背后有人拽他袖子道:
“哥哥借一步说话。”
朱仝回头看时,却是雷横,吃了一惊,便道:
“小衙内且下来,坐在这里,我去买糖来与你吃,切不要走动。”
小衙内道:
“你快来,我要去桥上看河灯。”
朱仝道:
“我便来也。”
转身却与雷横说话。
“贤弟因何到此?”
雷横扯朱仝到净处拜道:
“自从哥哥救了性命,和老母无处归着,只得上梁山泊投奔了宋公明入伙,小弟说哥哥恩德,宋公明亦然思想哥哥旧日放他的恩念,晁天王和众头领,皆感激不浅,因此特地教吴军师同兄弟前来相探。”
朱仝道:
“吴先生现在何处?”
背后转过吴学究道:
“吴用在此。”
言罢便拜,朱仝慌忙答礼道:
“多时不见,先生一向安乐。”
吴学究道:
“山寨里头领多多致意,今番教吴用和雷都头特来相请足下上山,同聚大义。到此多日了,不敢相见,今夜伺候得着,请仁兄便那尊步,同赴山寨,以满晁宋二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