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赵王殿下与赵王世子殿下到了。”
乾清宫的门口,朱高燧和朱瞻坺父子俩在殿门口外等着,听着进去禀告的总管太监的声音传出来。
“让他们进来吧。”
“是。”
随着老爷子的声音响起,太监总管很快就退了出来,对着朱高燧父子俩躬身行礼。
“二位殿下,请。”
朱瞻坺看了自己父亲一眼,跟在父亲身后走了进去。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孙儿拜见皇爷爷,皇爷爷万福金安。”
“朕安。”朱棣靠在龙椅上,表情有些不太好,但还是对着二人招了招手。
“过来坐。”
朱高燧和朱瞻坺父子俩低着头,走到老爷子的两边,规规矩矩地坐了下来。
“怎么,今天胡广说的话让你不高兴了?上来就要辞掉市舶司指挥使的职位?”
朱高燧父子俩刚坐下,朱棣就看着朱瞻坺说道。
“啊?”朱瞻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显然他是没想到老爷子会这么开门见山。
“没有没有。”
“还没有?”朱棣看着面前的孙子,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不过语气却好了不少。
“爷爷还记得去年你得了市舶司指挥使一职的时候是很高兴的,因为你说你对下西洋的事情感兴趣。”
“这前前后后不过半年多一点,要说你真正担任市舶司指挥使的时间连半个月都没有,这就要请辞,还说没有不高兴?”
“回爷爷的话,真的没有。”面对老爷子看似责备实则是慈爱的话语,朱瞻坺低着头回道。
“孙儿只是觉得,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去接触的好。”
“接触的多了,不说别人会说闲话,孙儿也怕自己会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毕竟,贪婪是人的本性,孙儿是赵王世子,以后是要承袭父亲的爵位的,不能掌握太多的东西,有点钱能过过舒服日子就行了。”
……
朱瞻坺此言一出,场面瞬间就冷了下来,整個乾清宫里都弥漫着一种阴沉的味道。
但是,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棣却是长叹一声。
“你倒是实诚,也不藏着掖着。”
“这样的道理,你一个孩子都懂得,但世间那么多人却没有几个懂得的。”
说着,朱棣站起了身,走到了朱瞻坺的身后,双手在朱瞻坺的肩膀上按了按。
“不过,市舶司指挥使的位置你安心坐着,爷爷不是是非不分的人,谁是为了大明谁是为了私欲,爷爷能看得清。”
“再说了,你这才刚把郑和送走,还没等他回来呢,你就要辞官?”
感受着肩膀上传来的压力,朱瞻坺低着头没有说话,但却将头偏向了自己父亲的方向。
“爹,还是算了。”得到了自己儿子传递过来的信号,朱高燧想着进城时在马车上儿子所说的,缓缓开口。
“经过此次北征,无论是文还是武,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一些想法。”
“瞻坺的身份比较敏感,这个时候如果再不退一退,就容易被那些人给推到台前,哪怕我们父子俩都没有这个想法,但有很多事情也都由不得我们。”
“所以,儿臣想着倒不如趁此机会,我们父子俩都把肩膀上的担子卸一卸,这样既能让那些人老实一点,也免得咱们家里闹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