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豫很清楚,郭续此生最最在意的就是太史慈母亲。
之所以会如此并不是太史慈个人魅力有多高,而是太史家对郭续有恩。
这里面的弯弯道道比较复杂,苏豫也是了解几次才算明白。
其实郭续并非黄县人,而是来自城阳郡的诸县,由于家道中落,加上黄巾作乱,让他背井离乡一路东行,最终来到黄县。
因为路上看到黄巾动向,他特意前往郡府禀报,正好遇见在做奏曹史的太史慈,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便成为好友。
太史一族其实在黄县并不突出,但相比于贫困百姓,他们还是有一定势力的,这方面从太史慈能在郡府中任职就可以略窥一二。
是以,太史慈觉得郭续颇有见地,做流民有些可惜,便帮助他成为泥头里的里长,平时还常有往来。
为感激太史慈的帮助,郭续将慈母当己母,处处为其着想,当初面对苏豫的招揽,他也是以此为条件。
甚至,在围困黄县期间,他多次劝说苏豫攻城,心急如焚。
而就在今天,他带人第一件事就找到太史慈母亲,将她安稳地接了回来。
苏豫是名闻乡里的轻侠,自然也认识太史慈,且慈母和善,教子有方,于情于理都要照顾一下。
所以,在听到慈母被找到后,苏豫放下所有事情,专程前往拜见。
在官署的一间客厅内,众人看见了这位后世都有留名的伟大母亲。
慈母此时并不算太老,从外表看也就40多岁,但脸上皱纹也有不少,耳鬓的头发也有些花白,个头差不多五尺多高。
虽说老夫人个头不是很高,可腰板却挺的笔直,只是这些天黄巾侵城,寝食难安中让她精神不是很好,满脸都是疲惫之色。
看到郭续将苏豫带过来,老夫人抬起头仔细看,随后惊喜地问道:“你......是苏朗吗?”
“正是,晚辈苏豫,拜见老夫人。”
苏豫听后急忙上前,跪地就是一个大拜。
慈母大惊,连忙起来将苏豫扶起,说道:“使不得,可使不得,刚才听阿续说,这黄县黄巾都是你带人打下来的,还是仙人弟子,这些都是真的吗?”
苏豫起身,把老夫人扶回去坐好,笑着道:“是的,城内黄巾已定,老夫人尽可放心,以后您就由我们照顾,这样子义在外也能安心。”
听到苏豫提到自己儿子,慈母目光略有黯然,叹气道:“我县久经危难,百姓困苦,苏朗既有如此能耐,定要善待他们,切不可巧取豪夺,鱼肉乡里。”
苏豫老老实实听着,仿佛是在接受老师训话一样,然后急忙答应一声,笑道:“老夫人放心,仙人授我仙法,定会让百姓安居,不受黄巾侵扰。”
“好好,苏朗真有出息了,这样我能放心。”
慈母说完,直接站起身,在旁边案几上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后是一团汤饼。
“苏朗,阿续,打仗打饿了吧,快来用昼食,饱了才有力气。”
苏豫看到已经有些发黑的汤饼,心里顿时有些酸楚。
黄巾占领黄县近一月,百姓的东西都被抢个精光,这些天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而慈母竟然偷偷藏有一块汤饼,很难想象她每天要忍受多大饥饿才攒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