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的声音虽小,可在这偏僻巷中小院里,又逢贾代儒和贾璇都没说话,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进了贾代儒的耳中。
贾代儒年纪虽大,但耳朵依旧好使,贾芸的话可谓是听得清清楚楚,眼中的怒火一下子就像被一盆子的冷水给浇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疼。
向来讲究严师的他,嘴唇微颤了半天,也只是吐露了一句:“你这身子骨如今这般怎下得去场,还是要好好练练,改明儿让芸哥儿到我那里,给你些精米好好养护这自家身子。”
贾璇在贾芸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眉目间虽是带着几分虚弱,但神色之中却是平和,他很擅长把握他人的心理,他知道只有这样的做法姿态才会让得贾代儒感觉满意,也才会使得贾代儒对其刚才用戒尺打在他身上的愧疚感更深。
这股愧疚感积郁在贾代儒的心中,待遇到“说瞎话”的贾瑞,这股愧疚就会转变为比之于之前听到贾璇说不去念书更大的怒火。
贾瑞又没有芸哥儿这样的解释助力,迎接他的结果会是什么,贾璇用脚趾头去想都知道。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规则,当你弱小的时候,你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那你就要遵守着所属时代的规则,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功名和名声都是他们所重视的。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贾璇自然是要遵守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他不可能不爱惜自己的名声,所以对于贾代儒的戒尺,他不能躲,躲了就是“不敬师长”。
他需要一个好名声,但也不会让人就这么白白欺负了。
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就最适合此时的贾璇了。
就算是以前那个未从胎中之谜走出的那个贾璇,做法也是这样一般。
毕竟科举看重的基础就是那老三样:样貌、名声、学识。
样貌是科举之中的门面,若是士子面貌丑陋,怕是直接会被拒之门外。
学识自是不必多说的东西,一轮轮科举考试都是依着学识结果去判定。
紧接着便是名声,从古以来的推举到现在,名声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存在,天地君亲师,在贾璇父母皆去的情况下,“师”可谓是极其重要。
贾代儒哪怕如今只是一个老童生,可他也是二代荣国公的兄弟,是国公府的亲戚,更是国公府所代表的贾家族学先生。
他对于贾璇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
九十九步都走了,也不差最后一步。
贾璇的目标很现实,他需要一份来自于贾代儒的好评价,他需要一个好名声。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科举这样的道路之上,他贾璇才能够走更远,只有走的足够远,他才会能从弱小成长为强者,才能够更好的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
一切都会如同贾璇所想,任何的意外也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抹除。
这里是《红楼梦》,并不只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物的《红楼梦》,也是他贾璇以及这个时代芸芸众生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