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科举之事,自然也要搞清楚科举考试的时间才对。
如今八月末九月初,桂香飘飘落地馥郁的时节,离着贾璇参加县试的时间也只剩下了半年左右的光景。
科考不是脑子一热想参加就能够参加的,之前也需要做准备工作。
像贾璇所要即将参加的县试,就首先需要贾璇回归到祖地金陵所在,金陵比之扬州所在还要偏难,林黛玉当时进贾府可是足足用了两个月半的时间,固然其中掺杂着林黛玉因着身子不好,路途之上总归是会照顾着慢点行进,但也足够能够看出此时赶路之耗时了。
金陵更远,贾璇如今不过才从风寒大病之中走出,身子骨比着林黛玉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这两个因素叠加下来,贾璇如果这个时候启程行去金陵,定是会比着林黛玉进贾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多上许多。
半年左右的时间,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养好身体绰绰有余,再搭上贾家本身就有的船前往金陵,这无疑是一个稳妥的法子。
贾璇看着窗外的天,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时不时有着候鸟的身影向着南方飞去。
他现在的处境与着候鸟可谓是异曲同工,候鸟南迁是为着躲避北地里的严寒,护佑住自己的生命安全,他想去金陵参加科举,为的也是得到一条能够保护住自己生命的道路。
候鸟南迁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而候鸟也只能够去面对,不能够去躲避,哪怕有可能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命。
因为候鸟们知道如果不去面对困难,反而是逃避困难,那么迎接着他们的只有死亡这样一个结局,没有其他的结局了。
贾璇如今就是候鸟,他也能够遇见在往上爬救自己命运的道路上会遇到不同的困难。
他不是贾珠贾宝玉那般荣国公府史老太君嫡孙的身份在身,于族中一个无依无靠,父母皆去的卑微庶支子弟身份,哪怕他也是贾家子弟,可终究在世人眼中是不一样的。
前世有人言,出名要趁早。
对于贾璇来说就是如此,他需要一个名声,一个读书人喜欢的名声。
一个哪怕病着虚弱的身体,也要奔赴千万里前去金陵参加科举的名声,这样的名声是他所想要的。
这并不是贾璇虚荣,如果仅仅只是前世贾璇穿越而来不会想着去做这样冒险的事情。
可贾璇是破解胎中之谜,在这个世界是真真实实活了许多年的,对于这个时代的规则和理念不是所谓穿越者那般对这个时代了解轻浅的。
名声就像是沙子,沙子汇聚多了就会成为沙漠,小的好名声积累多了,就会变成大的好名声,读书人看重名声,其中隐含着一点利益在其中。
好的名声往往会在自身实力达到程度之后,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
两份文采或者文笔不相上下的文章摆在县试考官的面前,此时,一个好名声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儒家重名声,在此朝和平承久的年岁,一个文贵武贱的时代中,名声的作用更是被放大了不少。
程门立雪的故事,不论是贾璇前世的古代还是今生再这个朝代都并不少。
贾代儒是贾璇的先生,但他不是贾璇的师傅,他只不过是贾家族学的先生,积年的老童生,屡屡不能够称之为秀才公的老童生罢了。
一个好名声往往会成为拜师的好敲门砖。
为此,贾璇他不得不去搏。
贾璇是贾家子弟,要前往贾家祖地金陵参加科举,无疑是需要和贾代儒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