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没什么资格替在渡口上做着活计的人说他们的日子过的好。
没那个脸面说这句话,他又不是眼瞎看不到其中的艰苦,晋惠帝的事情也发生不到他的事情。
如今,他更是要为明天去拜访文青知做一些准备才对。
宋时宰相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言论,不论此言是否是在夸大论语的重要性,可文青知这般的大儒之中,多数注春秋大学的时候,文青知偏偏所注所研究的就是这论语。
时代的不同,环境的因素种种影响下,也会导致于有的时候一个解释就算流传下来也会被舍弃,不会被承认,就像是公羊派一般。
程朱理学也是如此。
他们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遏制当代士子的,可是在掌权者的手中,程朱理学的字字句句就化作了掌权者们统治天下百姓的工具所在。
八股取士之法也是当朝太祖所创建的科举取士方法,倒是和贾璇前世的明太祖是一般手段的。
不过熟读史书或者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在唐宋未变,只从明变的前提条件下,皇权的发展已经逐渐从秦汉时期开始变得不同了起来。
皇权独尊在宰相制度废除之后更是如此。
八股取士是手段,程朱理学的言论,每一句话他原本的意思也不重要了,重要的事当权者对这句话的理解又是什么,因为这也是一种手段,一种掌权者巩固自己统治的手段罢了。
在种种儒家经典因为皇权要求被重新解释的时候,只有论语还能够保持着安然无恙。
其中的因素有很多,贾璇一个刚刚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几年的底层人士自然不知道其中的纠葛,可从结果上去看,那就是儒家经典之中,如今最为纯洁的所在就是《论语》了。
当年文青知三立之中立言语句感悟就是出自于《论语》之中的。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他所喜好的事物很清晰的分辨出来,贾璇如今所要做的就是要分析着文青知的性格是什么。
只看他注《论语》,辞官回到扬州府之中开办青山书院就知道文青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说他放荡不羁当世李太白也好,说他潇洒自在不畏惧皇权也罢。
贾璇看得更多的则是文青知身上有一种纯粹感。
一种当代文人之中十分稀少的纯粹感,这份纯粹感是文人的纯粹感。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这个时代做出这些事情来。
读书人畏惧皇权,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是不会畏惧皇权的,因为他心中的志向只有着儒家,只有着儒家圣人的经典和学问。
儒家三立自提出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但能做到其中所提出要求的可谓是寥寥无几,甚至有很多打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去做去实现。
也就只有文青知坚持施行着,立言之举不过是他在走上这条道路上的证据罢了。
贾璇的嘴角带着笑,
他想,他知道该如何面对文青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