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拙作,还请先生品鉴,诗题为‘秋情’,所作诗内容为:
商风澹荡暑威清,衣袂婆娑游兴生。
天洗湛蓝秋水净,山衔空翠练裙轻。
呼来玄雁询霜讯,买断黄金占菊英。
据满芳心有真意,春妍从此不须呈。”
文青知的眉头本是在听到贾璇所做《秋情》一诗的首联时候,眉头紧皱了些。
因为首联可谓是平平淡淡的,就算是中庸之评价,怕也是抬爱了这首诗的首联来。
但越听眉头越为松快,一联比着一联要好,尤其是最后两联之句,让人不禁联想到老杜的“菊花从此不须开”来,可谓是一个佳作来。
秋这个选材并没有什么新意,贾璇的整首诗词之中的意境也是如同这个选材对象一样,没有什么新意来,可这就是最让文青知感到惊喜的地方,贾璇竟硬生生靠着自己的笔力,将此类主体表现的是那般有着张力。
首联平平却能够点题,对仗起承于平淡之中如此自然而然也是不可多见,足见贾璇平日里定是对着那些文学大家的诗词,放在心中细细琢磨过,否则也写不出这般于平淡中自然而然的起承之句来。
更何况文人相轻的景象,不仅仅表现在文人之间,也指文人的作品之间,文人作品之中所咏之事物,宋朝时期,文学大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将莲花抬举出了一个高度,再用菊花正比、牡丹反比。
贾璇的诗词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在诗词最后,将秋抬高了一个高度之后,拿着秋和春对比,诗词之上可以说是于平淡之中展现自己的心思巧妙来。
这诗词就算放在县试之中也是一首可以得高分的佳作,就算不如古代那般文学大家诗词一般,可贾璇不过还是个末学晚辈罢了,待贾璇再过些年的时间,成长起来,未尝不能够成为历史之上也能留名的诗词大家。
在贾家这样武勋家族之中出来的贾璇,如今已经将诗词写成这般了,那么接下来几月的时间之中经受他青山书院的教导,甚至于在后来贾璇有可能也到青山书院之中经受他的教导,他贾璇的诗词水平到那个时候又会成长到一个什么高度呢?
文青知不知道贾璇能够成长到什么高度,可这样的事情只是想想,就能够让文青知心中跳的厉害,世上之辈怎的的都逃不过名利二字,文青知奉行儒学,若真的能够培养出那般的人物来,他文青知于儒家这历史上也会留下自己的名号,就像当年的李杜一般。
这样的想法怎么可能文青知心中不激动呢?
自然而然心中对于贾璇更是看重了,也更为关心贾璇的身体状况了。
“你之前说八月末起了一场病?”
贾璇虽然猜不到文青知内心之中是怎么想的,可他会听文青知话语的内容语气。
这般比之于以往还要缓和的语气,只是刚听几分,贾璇心中就已经明晓了,在文青知的心中对于他现在的种种表现都是满意的。
如果不满意,为何这个时候要关心他的身体呢?
计划有的时候没有变化快,贾璇本是计划着到了金陵在慢慢施行于神京城中就已经想的计划,到那个时候神京和金陵两地同时发力,效果肯定会更好。